【题目】一个烧杯中盛有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盐酸溶质的质量为3.65克,小明为了测定原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如图1,进行下列实验.
(1)请根据NaOH的化学式计算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求原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CuCl2+2NaOH=Cu(OH)2↓+2NaCl)
(3)请在图2中绘制生成沉淀质量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图.(请用黑色签字笔作图)
【答案】(1)16:1;40;
(2)原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为13.5g;
(3)
【解析】(1)NaOH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16:1;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23+16+1=40;故填:16:1;40;
(2)设原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为x,氯化铜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y.
CuCl2 +2NaOH=Cu(OH)2↓+2NaCl
135 80 98
x y×10% 9.8g
x=13.5g
y=80g
答:原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为13.5g;
(3)盐酸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z.
HCl+NaOH=2NaCl+H2O
36.5 40
3.65g z×10%
z=40g
所以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40g+80g=120g,生成沉淀的质量为9.8g.
生成沉淀质量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图为: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铵、碳酸钠、氢氧化钡,将此固体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溶解,除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外,出现的白色沉淀只有部分可溶于稀硝酸.则原白色固体内( )
A.一定含有硫酸铵、碳酸钠、氢氧化钡
B.一定不含有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钡
C.可能同时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钠
D.可能含有硫酸铵和氢氧化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 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两瓶无色气体,他们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多种方法可将他们区别开来.请你模仿示例要求列举两种鉴别方法:
示例:用细线系住小蚂蚱投入瓶中,窒息而死的是C02,安然无恙的是O2.
方法1: .
方法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鱼苗在长途运输中,通常将鱼苗养在相对密闭的容器内,加入某种药品,使容器内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保持鱼苗的存活:充足的氧气、及时除去鱼苗呼出的CO2水的pH调节在8左右,碱性不能太强.现有以下四种物质供选择:双氧水、过氧化钙(CaO2).过氧化钠(Na2O2)、氯酸钾.它们的有关化学性质如下:
(1)2H2O22H2O+O2↑
(2)2Na2O2+2H20═4NaOH十O2↑
(3)2Na2O2+2CO2═2Na2CO3+O2
(4)2CaO2+2H2O═2Ca(OH)2+O2↑
(5)2CaO2+2CO2═2CaCO3↓+O2
(6)KClO3不与H2O,CO2反应
在鱼苗长途运输中你认为最适合加入的物质是( )
A.双氧水 B.过氧化钙 C.过氧化钠 D.氯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选择装置A作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则需对装置A进行的改进是 。若选择装置F代替装置C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导入。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并选用装置B来制取氧气。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为了在实验中获得平稳的氧气流,有同学提出的改进方案是:将2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成5%的过氧化氢溶液后,再用装置B进行实验。请你提出在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前提下,对装置B稍作改进后,也能在实验中获得平稳的氧气流的改进方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