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一瓶未开封的盐酸试剂(氯化氢水溶液),试剂瓶的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图,请仔细阅读后计算
(1)该瓶溶液未开启前质量为550克 (盛装的瓶子除外);其中溶质的质量是110克.
(2)欲配制1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需要这种盐酸多少毫升?

分析 (1)根据m=ρV,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500cm3=500mL,该盐酸未开启前质量为为1.1g/cm3×500cm3=550g;其中溶质的质量是550g×20%=110g.
(2)设需要这种盐酸的体积为x,则1.1g/cm3×x×20%=1100g×5%  
x=250cm3=250mL.
故答案为:(1)550;110;(2)250.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小金淘米时发现米发霉了,米放在米缸里怎么会发霉呢?小金猜测大米发霉可能与大米的含水率有关.含水率是指“某物质中水的质量占该物质质量的百分比”.于是小金进行如下实验:
Ⅰ.取样.取A、B、C、D、E五种新鲜大米各2份,每份20克.
Ⅱ.测定含水率.各取一份样品依次放入烘箱,设定温度130℃,在相同环境下干燥40分钟,实验数据如下:
大米种类ABCDE
实验前质量(克)20.0020.0020.0020.0020.00
烘干后质量(克)18.0017.0017.5017.4017.80
Ⅲ.探究大米发霉的时间.将5种样品的另一份在相同环境下、相同方式下放置15天后,发现B大米变为灰绿色.取灰绿色物质进行培养,从显微镜下辨认是黄曲霉的菌落.接着观察其他样品大米的变化,40天后,用肉眼观察到的大米发霉的日期如下:
大米种类ABCDE
发霉时间(天)没有霉变15303539
(1)按照国家对大米含水率的标准≤14.5%来衡量,五种大米中不合格的是B.
(2)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大米霉变的快慢与含水量有关.
(3)小金的实验还不够严谨,变量控制上还存在的不足是没有控制大米的种类.
(4)为了延长大米保存时间,小金发明了新的大米包装袋,将氧化钙包与大米同时密封包装.其主要原理是利用了氧化钙某种化学性质:CaO+H2O═Ca(OH)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除(4)方法外,还可采取冷藏、真空保存措施防止大米发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活性炭净化某些气体B.煤的干馏
C.石油的蒸馏D.工业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化.其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该反应中各反应物、生成物微粒数目比为2: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6.5%,若向此溶液中添加5克氯化钠和5克水,充分搅拌后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大于26.5%B.小于26.5%
C.等于26.5%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填空题:
①2个氮原子2N;②2个亚铁离子2Fe2+;③氖气Ne;④2个碳酸根离子2CO32-;⑤氩气Ar  ⑥7个银原子7Ag⑦4个五氧化二磷分子4P2O5;⑧硝酸铜Cu(NO32 ⑨氯化亚铁FeCl2          ⑩氢氧化钡Ba(OH)2⑪硫酸铝Al2(SO33⑫碳酸钠Na2CO3⑬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stackrel{+3}{Fe}$2O3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学式H2O;⑮2Mg2+ 右上角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铜用作导线B.氮气用作保护气C.氧气供给呼吸D.煤用作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关于水的组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通电条件下,水能发生分解反应B.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水电解前后,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D.一个水分子含有18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向NaH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