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B.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要先构成分子后才能构成物质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产生原子,这些原子又重新组成别的分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①蒸馏水、②水银、③冰水混合物、④海水、⑤液态氮、⑥五氧化二磷、⑦高锰酸钾加热后的剩余物、⑧人体呼出的气体、⑨澄清的石灰水。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回答:
(1)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
(2)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一定要向着手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碳酸饮料的危害
过量饮用碳酸饮料对人体极为不利,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磷酸导致骨质疏松。人体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大部分碳酸饮料都含有磷酸,会影响钙的吸收,经常大量饮用碳酸饮料的青少年发生骨折的危险是其他青少年的3倍。
二氧化碳过多影响消化。碳酸饮料中含有很多二氧化碳,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引起腹胀,影响食欲,甚至造成肠胃功能的素乱。
降低人体免疫力。健康的人体血渡应该呈碱性,而饮料中添加的碳酸、乳酸等酸性物质较多。摄入较多的酸性物质,会使血液长期处于酸性状态,不利于血液的循环,人体的免疫力也会因此而下降。因此,碳酸饮料一定不要过量饮用。
(1)人体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写元素符号)。
(2)碳酸饮料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3)以下有关碳酸饮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磷酸影响钙的吸收
B 应避免饮用任何碳酸饮料
C 酸性状态的血液有利于人体健康
D 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会引起肠胃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长期饮用硬水对健康不利,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____,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
(3)“真金不怕火炼”说明:_____。
(4)氢化镁(MgH2)是一种贮氢合金,当它与H2O混合时释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种碱,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混合气中可能有CO、CO2、水蒸气和N2中的两种或多种。为测定其组成,现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有吸水性)、灼热的CuO、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浓硫酸质量增加,CuO 固体由黑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有剩余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和CO,可能有CO2或N 2
B.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CO和CO2,可能有N2
C.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2和N2, 可能有CO或水蒸气
D.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水蒸气和N2,可能有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不合理的是 ( )
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和推理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都不会改变,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一氧化碳前一定要验纯
D.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镁元素_____;
②三个硫原子_____;
③五个四氧化二氮分子_____;
④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
⑤氩气_____;
(2)符号“3Ca2-”中的“3”表示_____;“2+”表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