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老师指导下,某化学小组分别用一杯西瓜原汁和一杯草莓原汁(原汁均已过滤),练习“检验水果中是否含有葡萄糖”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内容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均加热煮沸
现象有少量黑色沉淀生成有红色沉淀生成有黄色沉淀生成
【知识回顾】
①西瓜原汁和草莓原汁中都含有葡萄糖.
②配制一份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的操作题,向2mL 10% NaOH溶液中滴入5滴5%CuSO4溶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问题猜想1】甲、乙两实验中生成沉淀的颜色为何不同?同学们猜想可能与______有关.
【请教老师】老师说:为了检验葡萄糖,配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时NaOH一定要过量,否则氢氧化铜受热会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设计实验1】请选用一种试剂,用实验方法确定氢氧化铜悬浊液中NaOH是过量的.
选择的试剂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猜想2】乙、丙两实验中生成沉淀的颜色为何不同?同学们猜想可能与______有关.
【设计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预期的实验现象相应的实验结论
①取1mL西瓜原汁适量水稀释
②将稀释后的西瓜汁全部加入到一份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
③加热煮沸
若有______色沉淀生成则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  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葡萄糖时,最终得到沉淀的颜色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
【答案】分析:【知识回顾】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写成方程式;
【问题猜想1】根据两个实验用的反应物的量不同分析;
【设计实验1】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验证;
【问题猜想2】根据乙、丙两实验现象不同进行猜测;
【设计实验2】根据稀释溶液可以改变葡萄糖的浓度进行解答;
反思: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进行反思;
解答:解:【知识回顾】②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故答案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问题猜想1】由实验内容知,两个实验用的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量不一样,导致实验现象不同,故答案为:可能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用量有关
【设计实验1】检验氢氧化钠的过量即可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验证,如氢氧化钠是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与硫酸铁生成红褐色沉淀,与硫酸铵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等,故答案为:
选择的试剂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无色酚酞试液
PH试纸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铁溶液
硫酸铵溶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PH>7
有蓝色沉淀生成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氢氧化铜悬浊液中氢氧化钠是过量的
【问题猜想2】乙、丙两实验现象不同,可能是因为西瓜原汁和草莓原汁含有的葡萄糖不同造成的,故答案为:可能与葡萄糖的浓度有关
【设计实验2】稀释溶液可以改变葡萄糖的浓度,若得到的实验现象改变就证明了猜想是正确的,故答案为:黄
反思:由以上实验现象知:反应现象可能与葡萄糖的浓度有关,所以答案为:不一定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关键是学会对实验的分析,然后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解答,是对学生综合知识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猜    想)
联系生活事实或实验现象进行猜想.
猜想依据 猜想
用H2O2溶液制氧气时需加入MnO2 猜想1:________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使用电冰箱储存食物难变质 猜想2:温度的高低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除铁锈时用浓盐酸比稀盐酸要快 猜想3: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将煤做成蜂窝状进行燃烧 猜想4:固体表面积的大小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探究实验)
实验 温度 药品 气泡产生快慢 实验结论
常 温 5% H2O2 几乎无气泡 MnO2加快了反应速率.
常 温 5% H2O2 MnO2 较快
常 温 5% H2O2 MnO2 较快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_____.
热水中 5% H2O2 MnO2 非常快
常 温 5% H2O2 MnO2 较快 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_____.
常 温 10% H2O2 MnO2 非常快
常 温 大理石(粉末) 5% 盐酸 较快 固体表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______.
常 温 大理石(颗粒) 5% 盐酸 较慢
(结    论)温度、固体表面积、浓度、催化剂等都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反    思)
(1)人体内的葡萄糖(C6H12O6)在酶的作用下与O2缓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需要.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用H2SO4溶液与足量Zn粒反应制取H2,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放出气泡会逐渐变慢,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无锡)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做了二个有关铁的实验.
实验一: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实验装置如下图:

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C2O4
 浓硫酸 
.
H2O+CO2↑+CO↑.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2)C装置无明显现象,C装置的作用是
证明二氧化碳已被完全吸收
证明二氧化碳已被完全吸收

D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干燥一氧化碳气体
干燥一氧化碳气体

(3)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4)F装置的作用是
证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证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尾气处理
尾气处理

实验二: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反应(铝热反应)
实验装置如下图:
图中纸漏斗由两张滤纸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四层,点燃镁条后观察到的现象: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细沙中.
实验后老师作了如下提示:实验中镁条和氯酸钾的作用是提供反应所需的高温条件,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叫铝热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该反应常用于焊接钢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Fe2O3
 高温 
.
 
2Fe+Al2O3
2Al+Fe2O3
 高温 
.
 
2Fe+Al2O3
.该反应中单质铝与一氧化碳有相似的
还原
还原
(填“氧化”或“还原”)性.
实验后同学们对金属与金属氧化物间的反应产生兴趣,激发了探究热情.
提出问题:任何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都能反应吗?
同学们在请教老师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组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 取Zn、CuO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黑色粉末变成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溶液呈无色.
Zn和CuO能发生置换反应.
实验2 取Mg、CuO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发生爆炸,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溶液呈
色.

镁与氧化铜能发生置换反应
镁与氧化铜能发生置换反应
实验3 取Cu、Fe2O3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粉末无变化 Cu、Fe2O3不能反应.
实验总结: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有些能反应,有些不能反应.
反思拓展: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规律和金属与
盐溶液
盐溶液
的反应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9?沈阳)在老师指导下,某化学小组分别用一杯西瓜原汁和一杯草莓原汁(原汁均已过滤),练习“检验水果中是否含有葡萄糖”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内容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均加热煮沸
现象 有少量黑色沉淀生成 有红色沉淀生成 有黄色沉淀生成
【知识回顾】
①西瓜原汁和草莓原汁中都含有葡萄糖.
②配制一份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的操作题,向2mL 10% NaOH溶液中滴入5滴5%CuSO4溶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2NaOH═Cu(OH)2↓+Na2SO4
CuSO4+2NaOH═Cu(OH)2↓+Na2SO4

【问题猜想1】甲、乙两实验中生成沉淀的颜色为何不同?同学们猜想可能与
可能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用量有关
可能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用量有关
有关.
【请教老师】老师说:为了检验葡萄糖,配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时NaOH一定要过量,否则氢氧化铜受热会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设计实验1】请选用一种试剂,用实验方法确定氢氧化铜悬浊液中NaOH是过量的.
选择的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无色酚酞试液
PH试纸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铁溶液
硫酸铵溶液
无色酚酞试液
PH试纸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铁溶液
硫酸铵溶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PH>7
有蓝色沉淀生成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PH>7
有蓝色沉淀生成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氢氧化铜悬浊液中氢氧化钠是过量的
氢氧化铜悬浊液中氢氧化钠是过量的
【问题猜想2】乙、丙两实验中生成沉淀的颜色为何不同?同学们猜想可能与
可能与葡萄糖的浓度有关
可能与葡萄糖的浓度有关
有关.
【设计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预期的实验现象 相应的实验结论
①取1mL西瓜原汁适量水稀释
②将稀释后的西瓜汁全部加入到一份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
③加热煮沸
若有
色沉淀生成
则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  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葡萄糖时,最终得到沉淀的颜色
不一定
不一定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沈阳 题型:问答题

在老师指导下,某化学小组分别用一杯西瓜原汁和一杯草莓原汁(原汁均已过滤),练习“检验水果中是否含有葡萄糖”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内容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均加热煮沸
现象 有少量黑色沉淀生成 有红色沉淀生成 有黄色沉淀生成
【知识回顾】
①西瓜原汁和草莓原汁中都含有葡萄糖.
②配制一份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的操作题,向2mL 10% NaOH溶液中滴入5滴5%CuSO4溶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问题猜想1】甲、乙两实验中生成沉淀的颜色为何不同?同学们猜想可能与______有关.
【请教老师】老师说:为了检验葡萄糖,配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时NaOH一定要过量,否则氢氧化铜受热会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设计实验1】请选用一种试剂,用实验方法确定氢氧化铜悬浊液中NaOH是过量的.
选择的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______
【问题猜想2】乙、丙两实验中生成沉淀的颜色为何不同?同学们猜想可能与______有关.
【设计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预期的实验现象 相应的实验结论
①取1mL西瓜原汁适量水稀释
②将稀释后的西瓜汁全部加入到一份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
③加热煮沸
若有______色沉淀生成 则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  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葡萄糖时,最终得到沉淀的颜色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