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 乙 | 丙 | |
实验步骤 | ![]() | ![]() | ![]() |
均加热煮沸 | |||
现象 | 有少量黑色沉淀生成 | 有红色沉淀生成 | 有黄色沉淀生成 |
选择的试剂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实验操作 | 预期的实验现象 | 相应的实验结论 |
①取1mL西瓜原汁适量水稀释 ②将稀释后的西瓜汁全部加入到一份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 ③加热煮沸 | 若有______色沉淀生成 | 则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
选择的试剂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无色酚酞试液 PH试纸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铁溶液 硫酸铵溶液 |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PH>7 有蓝色沉淀生成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 氢氧化铜悬浊液中氢氧化钠是过量的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猜想依据 | 猜想 |
用H2O2溶液制氧气时需加入MnO2 | 猜想1:________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
使用电冰箱储存食物难变质 | 猜想2:温度的高低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
除铁锈时用浓盐酸比稀盐酸要快 | 猜想3: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
将煤做成蜂窝状进行燃烧 | 猜想4:固体表面积的大小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
实验 | 温度 | 药品 | 气泡产生快慢 | 实验结论 | |
① | 常 温 | 5% H2O2 | 几乎无气泡 | MnO2加快了反应速率. | |
常 温 | 5% H2O2 | MnO2 | 较快 | ||
② | 常 温 | 5% H2O2 | MnO2 | 较快 |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_____. |
热水中 | 5% H2O2 | MnO2 | 非常快 | ||
③ | 常 温 | 5% H2O2 | MnO2 | 较快 | 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_____. |
常 温 | 10% H2O2 | MnO2 | 非常快 | ||
④ | 常 温 | 大理石(粉末) | 5% 盐酸 | 较快 | 固体表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______. |
常 温 | 大理石(颗粒) | 5% 盐酸 | 较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 ||
△ |
| ||
| ||
实验组别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实验1 | 取Zn、CuO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黑色粉末变成 红 红 色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溶液呈无色. |
Zn和CuO能发生置换反应. |
实验2 | 取Mg、CuO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发生爆炸,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溶液呈 无 无 色. |
镁与氧化铜能发生置换反应 镁与氧化铜能发生置换反应 |
实验3 | 取Cu、Fe2O3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 粉末无变化 | Cu、Fe2O3不能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甲 | 乙 | 丙 | |
实验步骤 | ![]() |
![]() |
![]() |
均加热煮沸 | |||
现象 | 有少量黑色沉淀生成 | 有红色沉淀生成 | 有黄色沉淀生成 |
选择的试剂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无色酚酞试液 PH试纸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铁溶液 硫酸铵溶液 无色酚酞试液 PH试纸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铁溶液 硫酸铵溶液 |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PH>7 有蓝色沉淀生成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PH>7 有蓝色沉淀生成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
氢氧化铜悬浊液中氢氧化钠是过量的 氢氧化铜悬浊液中氢氧化钠是过量的 |
实验操作 | 预期的实验现象 | 相应的实验结论 |
①取1mL西瓜原汁适量水稀释 ②将稀释后的西瓜汁全部加入到一份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 ③加热煮沸 |
若有 黄 黄 色沉淀生成 |
则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沈阳 题型:问答题
甲 | 乙 | 丙 | |
实验步骤 | ![]() |
![]() |
![]() |
均加热煮沸 | |||
现象 | 有少量黑色沉淀生成 | 有红色沉淀生成 | 有黄色沉淀生成 |
选择的试剂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实验操作 | 预期的实验现象 | 相应的实验结论 |
①取1mL西瓜原汁适量水稀释 ②将稀释后的西瓜汁全部加入到一份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 ③加热煮沸 |
若有______色沉淀生成 | 则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