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各小题中文字的涵义:
一个氧分子:O2;两个氢原子:2H;三个亚铁离子:3Fe2+

分析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 解: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一个氧分子可表示为:O2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3Fe2+
故答案为:O2;2H;3Fe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下所示),反应原理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析出),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池中的反应物共含有4种元素
B.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
C.图中X可能是氨气
D.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若用纯铁制造刀具时,因为纯铁的硬度小,容易变形.
(2)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3)将一定量的镁粉、铁粉的混合物放在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取少量滤渣放入稀盐酸中,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铁和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鉴别O2、CO和CO2三种无色气体,可行的简便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整齐摆放的药品中(见图),有一试剂瓶的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的成分是什么?
【讨论】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A.
A.酸           B.碱           C.盐
【猜想】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NaCl溶液
【设计并实验】
(1)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于是他判断这是NaOH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B.
A.操作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
B.操作方法正确,结果偏小,且结论也不正确
C.操作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D.操作方法不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不正确
根据实验数据,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哪个猜想(填序号),并简单阐述你的依据③,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
(2)要进一步确定它的成分,小俊认为只需选择上图已有的试剂就能把它鉴别出来,他们又进行了实验,并且得到了正确的结果.请填写完成下表: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
足量的稀盐酸
猜想②正确;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3)小强认为还有可能是另一种溶液,请你写出溶质的化学式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在一烧杯中盛有MgCO3和MgCl2的粉末状混合物,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50g不饱和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①有气体生成②固体逐渐溶解.
(2)当滴入l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NaCl和MgCl2
(3)当滴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40g时(即A点),试通过计算,求此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家用燃料发展历程可用图1表示:

煤及石油的形成过程:如图2所示,远古时期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的化学能.在它们死后,躯体埋在地下和海底,腐烂了.沧海桑田,经过几百万年的沉积、化学变化、地层的运动,在高压下渐渐变成了煤和石油.在石油形成过程中还放出天然气.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煤被称为“工业粮食”,主要含碳元素,是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2)石油被称为“工业血液”,主要是含碳、氢元素的混合物,石油炼制即蒸馏属于物理变化.
(3)居民家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中常加入一种有臭味的物质(硫醇),其作用是燃气泄漏时易被人察觉.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5)煤燃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SO2),它遇雨水后能够形成酸雨,酸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某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用煤约400kg,所用煤中含硫的质量分数约1%.若其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那么该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向大气中排放约4kg的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事    实解    释
A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阳离子的种类不同
B水银温度计受热液柱升高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
C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D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里:
A.干冰    B.活性炭C.氯化钠
D.维生素CE.小苏打F.烧碱G.熟石灰
(1)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G;
(2)能吸附一些有毒气体,常用于防毒面具中作吸附剂的是B;
(3)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可使食品松软可口,发酵粉的成分之一是E;
(4)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A;
(5)消除公路积雪的是C;
(6)可做干燥剂的是F.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