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用到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1)甲同学不小心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结果产生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写出变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同学们对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___________(写化学式)
(进行讨论)甲同学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一成立。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
(设计实验)请你验证猜想二成立,并完成实验报。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溶液。 ②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淸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 ________ | 猜想二成立 |
【答案】白色沉淀 Na2CO3和NaOH 猜想二中也含有碳酸钠,加入足量的盐酸也能产生气泡 过量的氯化钙 产生白色沉淀,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解析】
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
(1)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甲同学不小心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结果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变质时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做出猜想]
如果氢氧化钠完全变质,则溶液中溶质是碳酸钠,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溶液中既有碳酸钠又有氢氧化钠,故猜想二:Na2CO3和NaOH。
[进行讨论]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猜想一和猜想二都含有碳酸钠,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泡,故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理由是猜想二中也含有碳酸钠,加入足量的盐酸也能产生气泡。
[设计实验]
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验证猜想二成立,在待测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如有则证明存在碳酸钠,同时将存在的碳酸钠全部消耗掉,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淸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如果酚酞溶液变红,说明仍然存在氢氧根离子,则证明原溶液中存在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②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淸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 猜想二成立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电解水 2H2O H2↑+O2↑ 分解反应
B.镁在氧气中燃烧:2Mg+O22MgO 氧化反应
C.古代湿法炼铜:2Fe+3CuSO4=Fe2(SO4)3+3Cu 置换反应
D.用胃舒平[Al(OH)3]治疗胃酸过多 Al(OH)3+3HCl═AlCl3+3H2O 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水晒制粗盐的主要成分为NaCl,还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下面是由粗盐获取较纯净精盐的一种方法:
请分析上面流程图示,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与操作Ⅳ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的名称为____,该仪器在操作Ⅰ中的作用是____。
(2)为除去MgCl2、CaCl2、Na2SO4可溶性杂质,操作Ⅱ中依次加入的物质(过量)和顺序NaOH、BaCl2、Na2CO3,加入过量Na2CO3的目的是___;
(3)为获取较纯净精盐,在操作Ⅲ中要加入适量的试剂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化学知识在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__操作。
(2)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氨、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活性炭具有________性。
(3)生产N95口罩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它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二)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技术的飞跃。请回答:
(1)利用CO还原赤铁矿石可制得铁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飞机上的金属材料一般用合金,合金的硬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组成它的金属;飞机上的螺丝钉一般不用铁质的,其原因是铁易与________反应而生锈。
(3)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耐腐蚀,其原因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飞机的厨房为乘客提供了以下食物:快餐、雪碧、牛奶、蔬菜面条等。蔬菜面条比普通面条多提供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_____;厨房油锅一旦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原理是________。
(5)飞机急救箱中备有消毒剂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三)氯化钙()有许多用途。实验室用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
、
、
等杂质)制备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不溶于水,常温下也不与盐酸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2%的稀盐酸730g,需要36.5%的浓盐酸________g。
(2)酸溶过程中,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滤渣Ⅰ的成分是________,滤渣Ⅱ中含有和________。
(4)操作Ⅰ采用的方法是: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
(5)加入试剂a的目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一含NaCl杂质的Na2CO3样品,取13.9g样品溶于水,配成104.4g溶液,此溶液与100g某浓度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0g溶液。请计算:
(1)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名称是_____。
(2)溶液C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3)D可用于制_______,③可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____(填“强”或“弱”)。
(4)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5)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氢能极缓慢分解,可看成分解为水和氧原子:,其水溶液显弱酸性。过氧化氢是实验室中重要化学试剂,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MnO2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氧原子再结合成氧分子而制得氧气,MnO2在反应中作_____,下列装置可用于制取氧气的是__(选填字母编号,下同),可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____。
(3)氧原子容易与许多有机物反应而破坏其结构,所以过氧化氢溶液能杀死新冠病毒,这个过程叫做蛋白质的_____。
(4)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滴加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猜想其褪色原因可能有两种:
①H2O2显酸性消耗了NaOH,而使红色褪去;
②H2O2分解产生的氧原子与酚酞反应破坏其结构,而使红色褪去。究竟哪种猜想合理?请用本次实验用过的试剂设计实验____(补充完实验方案)。有兴趣的同学可在后续学习中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该装置有一处不足之处是_____。
(2)用装置F装满水收集一瓶O2,气体应_____(填“a”或“b”)处进;
(3)A装置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
(4)将装置G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法可选用装置G的是_____。
A 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C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D 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
(5)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实验装置组合为_____(填序号);
A A和D
B A和E
C B和E
D A和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用等质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氢氧化钠溶液加足量的水稀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