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NH4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NH4Cl
B.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乙大
C.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 , 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
D.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 , 为使其溶液恰好饱和,加入的甲、乙固体质量相等
【答案】D
【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乙为氯化铵,A不符合题意;
B、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由图可知,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不饱和时,浓度大小关系不确定,B不符合题意;
C、甲物质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 , 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不符合题意;
D、t1℃、t3℃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 , 为使其溶液恰好饱和,加入的甲、乙固体质量相等,D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D。
【考点精析】掌握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1.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2.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4.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起到吸附作用
C.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D.水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二氧化碳、铁和氢氧化钠三种物质中,氢氧化钠由构成的(写具体粒子的名称);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写具体粒子的名称).
(2)如表列出了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O | Mg | S | Cl |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镁元素和氯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氧元素和硫元素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相同.
(3)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用分子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B.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水资源极其丰富,不存在水危机
B.江水、湖水、海水等天然水均属于混合物
C.生活中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防止水体污染
D.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 、 、 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原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3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Y2Z+Z2═XZ2+Y2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1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填字母序号)。
A.分子的化学性质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图2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试管1中的气体是。试管1、试管2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此实验可以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2)①自来水厂将某水库的水净化成自来水,其生产流程主要为:水库的水→ 沉淀 →→ 吸附 →→自来水(选填字母序号)
A.消毒 B.吸附 C.过滤 D.蒸馏
②某城市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右图所示:
步骤①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选填图中②~⑤的序号)。
步骤②所起的作用是(填序号)。
A.杀死水中的细菌 B.减少水中氧气
C.使泥沙沉积至底部 D.分解有毒物质
(3)提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合理的是(填序号)。
a.使用节水龙头
b.使用无磷洗衣粉
c.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4)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表示氯原子)
①上述图中所出现的物质中,共有种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②从图中我们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个数不变。
③图二中的化学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