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不合理的是(  )
A.车船表面涂油漆可防止生锈
B.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C.银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应该全面取代铜、铝做导线
D.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分析 A.根据采取各种有效防锈措施避免金属锈蚀,汽车金属外壳表面喷漆形成保护层解答;
B.根据工业上炼铁的主要原料解答;
C.根据常温下物体的导电和造价解答;
D.根据回收废旧的金属属于保护金属资源解答.

解答 解:A.汽车金属外壳表面喷漆形成保护层,可防止金属外壳生锈,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故对;
B.工业上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故对;
C.根据常温下物体的导电和绝缘能力排序表进行判断,银的导电性最好,但造价高,故错;
D.回收废旧的金属属于保护金属资源,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故对.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金属资源的保护,需要同学们掌握金属的锈蚀的防护、资源的合理利于等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甲同学为了探究酶活性要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A、B、C3只试管;         
②分别加入2毫升1%的淀粉溶液;
③向3只试管中滴入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④把A放入70℃热水、B放入冰水、C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约静置5分钟;
⑤注入1毫升新鲜的淀粉酶溶液一段时间;
⑥比较三只试管颜色的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是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跟温度的关系.
(2)乙同学认为甲的方案还可以改进,应该把第③的步骤移到⑤的步骤后面,他的理由是碘受热会升华.
(3)乙同学实验后发现只有C试管不变蓝,AB试管都变蓝,于是得出结论:唾液淀粉酶在37℃时活性最强.你觉得乙同学的实验还有需要改进的吗?在37℃附近多设几个温度的实验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兴趣小组同学对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
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③CO还原CuO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Cu2O(氧化亚铜,红色固体)、铜.
【实验验证】
验证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可选装置如图所示.

(1)如图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澄清石灰水.
(2)甲同学将装置按BCA(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
(3)B装置中粉末完全变黑后,乙同学为确认该黑色粉末是氧化铜而不是碳粉,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
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蓝
黑色粉末均为氧化铜
CuO+H2SO4=CuSO4+H2O
【拓展探究】
丙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后的B装置(包括其中药品),探究CO还原CuO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过程
打开K,缓缓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后加热.当黑色固体全部变红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2)实验数据
反应前反应后
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铜粉末的总质量为62.0g玻璃管和内盛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61.7g
玻璃管的质量为60.0g
(3)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红色固体粉末为(写名称)氧化亚铜和铜.
(4)表达交流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该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B.先通入一会CO再加热是为了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C.装置图中虚线框内的装置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收集一氧化碳
D.排入到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铁架台,②长颈漏斗.
(2)组装仪器时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2O2↑;
(4)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5)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C(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6)用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
(7)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同时生 成氯化钙和水.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收集装置是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来证明中和反应有水生成,请分析回答:
(1)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证明了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不含有水,不能使硅胶变色;
(2)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试管干扰试验;
(3)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试管③中的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试管①②中的硅胶不变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实验室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酒精失火用湿抹布扑盖
B.
干燥氧气
C.
稀释浓硫酸
D.
测定溶液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要使乙从其浓溶液中大量析出,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2)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常温下可能是气体物质的是丙;
(3)30℃时,向一支盛有4g甲的烧杯加入10mL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50℃质量分数为25%的乙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填“有”或“无”).
(5)甲属于易溶(填“易溶”、“可溶”或“难溶”)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图1操作流程: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A(填序号).
A.研钵  B.量筒  C.烧杯  D.试管
(2)完成该实验部分操作过程如图2所示,其有明显错误AC(填字母序号).

(3)操作⑤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间歇加热等措施.
(4)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①②③(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5)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粗盐中除含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除去泥沙的“精盐”又作了如图3处理(假定杂质只有MgCl2、CaCl2两种)注:反应中所加试剂均过量

①白色沉淀含有物质的化学式为Mg(OH)2、CaCO3
②在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③选用蒸发结晶法而不用降温结晶法的理由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叙述与对应的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
ABCD
    
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铁粉向一定量pH=2的盐
酸中逐滴加水稀释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等浓度稀硫酸反应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