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酒精灯,②分液漏斗.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若B装置中固体为锌粒,液体是稀硫酸试剂可制H2.要获得干燥的H2,应先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D装置,再用E装置收集,气体应从a端通入(选填“a”或“b”).
(4)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5)若用F装置收集NH3,油层的作用是防止氨气溶于水.

分析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3)通常情况下,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干燥剂;
(4)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5)氨气易溶于水,不溶于植物油.

解答 解:(1)①是酒精灯,常用作热源;②是分液漏斗,通过分液漏斗可以向反应容器中注入液体药品.
故填:酒精灯;分液漏斗.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故填:A;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若B装置中固体为锌粒,液体是稀硫酸时可制H2
要获得干燥的H2,应先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D装置,再用E装置收集,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气体应从a端通入.
故填:液体是稀硫酸;浓硫酸;a.
(4)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其原理是: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5)若用F装置收集NH3,油层的作用是防止氨气溶于水.
故填:防止氨气溶于水.
答案:
(1)酒精灯;分液漏斗.
(2)A;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液体是稀硫酸;浓硫酸;a;
(4)CaCO3+2HCl═CaCl2+H2O+CO2↑;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5)防止氨气溶于水.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反应表达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铁:FeOB.碳酸钠:NaCO3C.氢氧化钠:Na(OH)D.硫酸铝:Al2(SO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实验设计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
A.
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B.
收集氢气
C.
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D.
证明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小强同学在化学氧自救器的说明书中看到“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能产生氧气后,对自救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原理产生了探究欲望.在老师指导下,小强与同学们展开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Ⅰ:用如图所示的由a、b、c、d组合成的成套装置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

(1)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a装置可采用下图中的③(填序号),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用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未与超氧化钾反应的二氧化碳.请写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3)用排水(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该收集方法是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而确定的.证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使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指出图中编号仪器的名称:①烧杯;
(2)A图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frac{1}{5}$;
(3)B图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C图中的实验操作会导致的后果是集气瓶底炸裂;
(5)D图中出现的错误是氢氧化钠和砝码位置放反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氮气、空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依次观察到甲瓶火焰熄灭,乙瓶中照常燃烧,丙瓶木条燃烧火焰更大更明亮,则可推断所盛气体依次是(  )
A.氮气、空气、氧气B.氧气、氮气、空气C.空气、氧气、氮气D.氮气、氧气、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下列现象:
①槐花开了,漫步槐树林中能闻到浓郁的花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②1L酒精和1L水混合得到不足2L 的溶液分子之间有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