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A~F是初中常见的6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A是一种酸,C、F在常温下是液体,其中大量排放B会引起温室效应.部分反应条件在图中列出.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H2O,DO2,FH2O2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B+CH2CO3═H2O+CO2↑,②C→D+E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③F→D+C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分析 根据A~F是初中常见的6种物质,大量排放B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B就是二氧化碳;结合图框可知:C通电生成D和E,则推测C为水,E为氢气;而B、C在光照、叶绿素的作用下生成D和葡萄糖,则推测D为氧气;而F在二氧化锰的条件下生成D、C,则推测F为过氧化氢;因为“A是一种酸”,则推测A为碳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根据A~F是初中常见的6种物质,大量排放B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B就是二氧化碳;结合图框可知:C通电生成D和E,则推测C为水;而B、C在光照、叶绿素的作用下生成D和葡萄糖,则推测D为氧气;而F在二氧化锰的条件下生成D、C,则推测F为过氧化氢,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1)根据分析可知:各物质的化学式:C为H2O,D为O2,F为H2O2
(2)①A→B+C,即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其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
②C→D+E,即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其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③F→D+C,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故其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故答案为:
(1)H2O,O2,H2O2;(2)①H2CO3═H2O+CO2↑.②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③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写出下列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
(1)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甲烷燃烧: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3)氧化汞受热分解:2HgO$\frac{\underline{\;\;△\;\;}}{\;}$2Hg+O2↑;
(4)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交点A表示的含义是:t1℃温度时,甲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10g乙,溶液达到饱和.
(3)t2℃时,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4)t1℃时,若要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写出一种即可).
(5)在t2℃时,分别将甲、乙的100克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时,则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物质,其中甲为黑色固体.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甲的化学式为C,
(2)写出丙→丁的化学方程式H2O+CO2=H2CO3
(3)图示的所有转化的反应中,一定不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选填“化合”、“分解”、“置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周末的时光,阅读是小明的最爱.
碳元素既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也是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在自然界中,有硬度极高的金刚石、最软的矿物之一石墨;有植物光合作用所依赖的二氧化碳,也有有毒气体一氧化碳;还有可用作建筑材料的大理石、生命的基石--蛋白质等.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而动植物的呼吸过程和化石燃料的燃烧则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从而完成了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无机化合物氰酸铵(NH4CNO)合成出有机化合物--尿素[CO(NH22],由此突破了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界限.继维勒之后,人们以含碳无机化合物为原料,相继合成出大量的有机化合物,满足了人类在能源和材料等方面的需要.现在,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和水.
总之,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有单质与氧化物、氧化物与酸、氧化物与氧化物,以及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转化等.
阅读中请我们共同思考
(1)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其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可能不同,其原因是反应物氧气的量不同,生成的产物不同.
(3)工业上制取尿素的方程式为2NH3+CO2$\frac{\underline{\;高温高压\;}}{\;}$CO(NH22+H2O.
(4)关于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的关系的一点新认识是有机物和无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钢中含碳量为(  )
A.0.3%-0.6%B.0.6%-2%C.2%-4.3%D.0.0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20℃时,100g水里溶解20g食盐,计算该溶质的质量分数(  )
A.20%B.80%C.16.7%D.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极易溶于水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验满
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D.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学生配制10%氯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可能的原因是(  )
A.称取的氯化钠已受潮B.称量时天平指针偏向左边
C.量取水时俯视读数D.配好的溶液转移装瓶时洒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