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教材七单元第四节中利用pH传感器实时监测在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情况,是化学实验的一大重要变革.它可将实验过程中某些因素(酸碱性、气压等) 的变化以数据、图象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方法极大丰富了实验研究的方法,被称为“数字化实验,.某校化学研究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化实验室.对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进行了 探究活动,请回答:
(1)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方案一方案二(数字化实验)
Ⅰ.图1中可观察到甲试管中的紫色液体变为红色,乙试管的作用是对照;
Ⅱ.由图2坐标图中的曲线可知,烧杯内溶液的酸性逐渐变强(填“强”或“弱”).
(2)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方案一方案二(数字化实验)
Ⅰ.如图3所示,用注射器在蜡烛外焰部位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Ⅱ.如图4所示,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同时监测容器内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坐标图所示.曲线b、c(选填“a“、“b“、“c”)能够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3)比较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度
方案一方案二(数字化实验)
Ⅰ.图5中,乙试管中稀盐酸的浓度C%应为10%.
Ⅱ.按图6所示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小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点c、d(选填a〜d)可知:两个锥形瓶内达到相同的压强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所需时间更短.

分析 (1)Ⅰ.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分析回答;
Ⅱ.根据溶液的酸碱度与酸碱性的关系分析;
(2)Ⅰ.根据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性质分析回答;
Ⅱ.根据蜡烛燃烧的生成物分析;
(3)Ⅰ.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根据固定变量法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分析盐酸的浓度;
Ⅱ.根据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多少分析.

解答 解:
(1)Ⅰ.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所以图1中可观察到甲试管中的紫色液体变为红色,乙试管的作用是与试管A起对照作用;
Ⅱ.由图2坐标图中的曲线可知,溶液的pH逐渐变小,说明了烧杯内溶液的酸性逐渐变强.
(2)Ⅰ.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如图3所示,用注射器在蜡烛外焰部位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Ⅱ.如图4所示,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同时监测容器内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坐标图所示,由于蜡烛燃烧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曲线b、c能够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3)Ⅰ.要比较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度,盐酸的浓度应相同,所以图5中,乙试管中稀盐酸的浓度C%应为10%.
Ⅱ.按图6所示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小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点c、d可知:两个锥形瓶内达到相同的压强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所需时间更短.
故答为:(1)Ⅰ.对照;
Ⅱ.强;
(2)二氧化碳和水;Ⅰ.石灰水变浑浊;
Ⅱ.b、c;
(3)Ⅰ.10%;
Ⅱ.c、d

点评 本题通过“数字化实验”探究了物质的性质,本题看似难度很大,实际上考查了物质的基本性质,了解物质的性质和一些量之间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1)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往pH<7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pH增大.(填增大或减小)
(2)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D
A  CaSiO3    B  Fe(OH)3   C  Al(OH)3    D  Al2(SiO33
(3)锌、铁、铜分别加入到相同的盐酸中,产生H2最快的是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学习了氧气的制取后,我们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A.分离空气、B.加热高锰酸钾、C.分解过氧化氢、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相信你在D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图1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①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试管、b集气瓶.
②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造成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2:

①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甲(填“甲”或“乙”).
②若用丙装置通过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c(填“c”或“d”)端导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小阳同学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③(填序号),改正操作后,用上述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⑤③④②①.
(2)图①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3)在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于12%的可能原因有AC.
A.氯化钠晶体不纯
B.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
C.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D.将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玻璃棒;
(2)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12g;
(3)小民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为1g/cm3)18%;
(4)在溶解的过程中,小婧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她想配制成自己想要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下一步进行的最简单操作是向烧杯中加入6gNaCl,继续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如图是小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 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除了上述仪器外,还需用到的仪器有药匙、胶头滴管.
(2)指出图②中的一处错误操作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3)通过计算确定需要水的质量是95g,配制时应选择100(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④②①⑤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请用N、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按要求写出下面物质的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H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2;实验室用来制取氧气的液体: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条件不变时,溶液放置时间稍长,溶质不会分离出来
B.凡是均一澄清的液体都是溶液
C.在一定温度下,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可能为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其变化过程的是(  )
A.
将一瓶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
B.
用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
C.
向FeCl3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
D.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