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如图是某化学活动小组围绕探究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的优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答一点)
(2)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
(3)请列举出通过破坏该条件达到灭火目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2.3《自然界中的水》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各项措施合理的是:( )
①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⑤控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防止酸雨的形成
A. ①④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C 【解析】 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此举措过激,会破坏生物链,①错误;工业废水会污染水资源,工业废水要净化达标后再排放,②正确;过量使用化肥会污染水资源,因此应该合理使用化肥,③正确;生活污水中含有氮磷元素,应该净化处理后再排放,④正确;控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酸雨会腐蚀建筑物,对动、植物有很大危害,⑤正确。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盘锦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制氧气可以选择装置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试管口需放一团棉花,作用是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 (选填“a”、“b”)导管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用A或B,原因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与装置A相比,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
酒精灯2KMnO4 K2MnO4+MnO2+O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带入导管堵塞导管bA或BCaCO3+2HCl == CaCl2+H2O+CO2↑便于添加液体,操作简便;D 【解析】 (1)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 (2)装置C的管口放有棉花,故是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该反应生成氧气的速率...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盘锦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塑料是合成材料 B. 锌是合金
C. 尿素是复合肥 D. 氧化镁是有机物
A 【解析】 A、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是三大合成材料,故正确; B、合金是混合物,而锌是纯净物,是单质,故错误; C、尿素中含有的营养元素只有氮元素,故不是复合肥,故错误; D、氧化镁是无机化合物,错误。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抗癌新药紫杉醇的化学式为,回答下列问题:
(1) 紫杉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
(2)紫杉醇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 写出最简整数比);
(3) 13.86g中紫杉醇中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6937: 321.02 【解析】 (1)紫杉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7+51+14+16×4=693。 (2)紫杉醇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4:(16×4)=7: 32。 (3)13.86g中紫杉醇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3.86g×=1.02g。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端午节到了,学校组织学生到郊外踏青,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刚下车就闻到阵阵花香,这是因为_____(从微观角度回答);
(2)妈妈给小明带了用糯米和火腿瘦肉制作的肉粽,它能为人体提供的两种主要营养素是____。肉粽被保存在密封的型料包装袋中,该塑料制品应具有___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3)同学们在树林里发现了马蜂窝,老师劝诫别干”插马蜂窝”的傻事,因为马蜂体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蛰咬后疼痛难忍,若发生此事故,就医前可用厨房中的____(填调味品)先做简单处理,缓解疼痛;
(4)返回时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把矿泉水瓶等垃圾随身带走,这个行为有利于缓解____(填一种环境问题);绿水青山是我们宝贵的资源,请针对防治水体污染给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糖类、蛋白质;热塑性;食醋;白色污染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合理即可) 【解析】 (1)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所以同学们刚下车就闻到阵阵花香;(2)糯米富含糖类,火腿瘦肉富含蛋白质,用来包装食品的塑料具有热塑性;(3)马蜂体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蛰咬后疼痛难忍,可先涂上酸性物质来缓解症状,如厨房中的食醋;(4)把矿泉水瓶等垃圾随身带走,这个行为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工业废水...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B 【解析】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也不是催化剂,所以甲是生成物,丙是生成物,丁是反应物,乙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 A、该反应是丁反应生成丙和丁,是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8,错误,符合题意;C、乙反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测试 题型:填空题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________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_。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_____。
浮在水面上 小 外焰 内焰 焰心 a 外焰 水雾/小水珠 石灰水变浑浊 水和二氧化碳 【解析】 (1)能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由于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2)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故填:外焰;内焰;焰心;a;外焰;(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
A. Na2O B. HNO3 C. KOH D. MgCl2
D 【解析】 根据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A、Na2O是由钠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HNO3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故选项错误;C、KOH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错误;D、MgCl2是由镁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