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④
 

(2)某同学用以下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取氧气.
①甲方案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发生装置的仪器是
 
(填写装置下的数字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检验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
 
冒出,并且松开手后水
 
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②某同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O2,其验满方法是
 

③乙方案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发生装置的仪器是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比较两种方案你认为最合适的是方案
 
,理由是
 

(3)实验室用70g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中还剩63.6g的固体,请问生成氧气多少克?有多少克高锰酸钾参加了反应?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与用途,进行解答;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是固态物质反应需加热的发生装置;依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根据在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进行解答;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
(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可知仪器a、b的名称分别为:酒精灯、锥形瓶;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发生的是固体加热型反应,故应选用发生装置的仪器是①⑤⑥⑧;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方程式:2KClO3
MnO2
.
2KCl+3O2↑;其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某同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O2,其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O2已收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热,故应选用发生装置的仪器是②④⑦,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
 MnO2 
.
 
2H2O+O2↑.比较两种方案你认为最合适的是方案 乙,理由是 操作简单,不需要加热.
(3)解:由题意,生成氧气的质量是70g-63.6g=6.4g
设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为x.
2KMnO4
  △  
.
 
K2MnO4+MnO2+O2
316                  32
x                    6.4g
316
x
=
32
6.4g
,解得x=63.2g.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6.4g;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是63.2g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
(2)①甲方案:①⑤⑥⑧;2KClO3
MnO2
.
2KCl+3O2↑;催化; 气泡; 进入导管形成液柱;   
②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O2已收满.   
③乙方案:②④⑦;2H2O2
 MnO2 
.
 
2H2O+O2↑;
④乙; 操作简单,不需要加热;
(3)6.4g;63.2g
点评:此题重在考查同学们对常用化学仪器的了解和识记情况,根据物质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选取装置,并能从题干信息中找突破口,灵活解答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方程式可表明(  )
①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②反应条件是什么;③符合质量守恒定律;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⑤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数关系.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
 
(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其中2条).
(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上图所示的I装置和H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
 
→F.
(4)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
 
(填“向上”或“向下”)排空集气法收集,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环境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温室效应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范围内气候持续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1)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只填2种):
 
 

(2)为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提出大胆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同时气候变化也可能改变海洋环流,把海底的二氧化碳又带回海面,另外把二氧化碳压入海底所消耗的能源可能会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
①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
 
能量(填“释放”或“消耗”);
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和800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
①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请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分析,金刚石与水相比谁更宝贵?
 
,理由是:
 

(4)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变化.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 (所有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试图通过观察现象来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和下表的操作方法,将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填入下表中:
所选
装置
操作方法实验现象
A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水中试管内的液面略有上升
B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
 
C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
 
D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
 
E将胶头滴管中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烧瓶
 
②若再分别向A、B装置的烧杯中滴入少量氯化钙溶液,将会看到的现象是:
A:
 
;B:
 

(5)二氧化碳在化学家的眼里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可以像发生光合作用那样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所需要的产物.二氧化碳可以为化工合成提供足够的碳元素,既可以减少化工产业对煤和石油的消耗,又可以缓解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
化肥厂用二氧化碳与氨气(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伶玲同学在家做实验(如图所示),杯底放一支小蜡烛和碳酸钠粉末,沿杯壁缓缓倒入一定量的醋(含有3%一5%的醋酸).他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骨质疏松症”是由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乳酸钙(CaC6H12O6?5H2O)是一种常见的补钙剂,市售乳酸钙片剂每片含乳酸钙200mg,一个成.年人缺钙病人每天服用20片乳酸钙片剂可达到补钙目的.
计算:(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1)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该成年缺钙病人改用喝牛奶(每100mL牛奶中含钙≥O.104g)来补钙,每天至少需喝
 
毫升牛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按要求填写

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粒子共能表示
 
种元素,图中表示的稀有气体原子是
 
(用原子符号表示),表示的阳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的阴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些化学变化可用A+B→C+D的式子来表示,其中每个字母各代表一种物质.
(1)在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有哪两种类型?
(2)在上式中:若B为稀硫酸,D为H2,则A的选择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阴离子
阳离子
 OH- Cl- SO
 
2-
4
 H+  溶,挥 溶
 Na+ 溶 溶 溶
 Ba2+ 溶 溶 不溶
(3)在上式中,若C为沉淀,D为H20,请根据上表信息中提供的物质,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取含杂质(杂质不与酸反应)的铁10g与50g稀硫酸完全反应后,过滤去杂质,所得溶液55.4克,求铁的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