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2℃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无溶质析出的是
 

(2)当 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较纯净的A,可采用
 
的方法.
(3)若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
 
℃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5)当A、B、C三种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都可以使之达到饱和的是
 
(填A或B或C)物质的溶液.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根据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减小而增大进行解答;
(2)根据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进行解答;
(3)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从而比较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进行解答;
(4)根据图示可知t1℃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进行解答
(5)根据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减小而减小,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减小而增大进行解答;
解答:解:(1)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减小而增大,所以t2℃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A,无溶质析出的是C;故填:A;C;
(2)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所以当 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较纯净的A,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故填:冷却热饱和溶液;
(3)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时,随着温度的改变,溶解度降低的应该看新温度下的溶解度,因为其有晶体析出;而C则是随温度降低而溶解度增大的,所以应该看原温度下的溶解度,这三个数值,是B的最大,其次是A,再次是C.所以本题答案为:B>A>C;
(4)根据图示可知t1℃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所以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填:t1
(5)根据A、B、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减小而减小,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减小而增大,所以当A、B、C两种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都可以使之达到饱和的是A、B物质的溶液.故填:A、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今有下列六种物质①H2O ②空气 ③NaCl ④H2⑤Cu ⑥大理石,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盐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
(1)今年4月,我市各学校进行了实验操作考查.小张同学进行的实验考查是“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碳酸钠(Na2CO3)溶液,
①小张同学的实验记录如下表,请补充完整:
操作步骤现象记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两支试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2mL样品1、2,再往其中滴入盐酸样品1:无明显现象
 
 
样品2:溶液中出现气泡
 
 
(2)在实验台上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为区别这三种溶液,在老师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同学把这三种溶液按A、B、C进行编号,然后分别各取适量作为样品加入到三支试管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步骤一中,C无明显现象,A、B溶液的颜色变成红色;
步骤二中,A、B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且B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A、B、C溶液分别是
 
 
 

②某小组同学在进行步骤一实验时出现异常现象:往A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时,溶液颜色先变成红色,振荡后迅速变成无色.老师指出这是因为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接着,老师往该试管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观察到A溶液的颜色又变成红色,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
 
(酚酞除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用化学用语填空:
氢元素
 
;2个氢分子
 
;氢离子
 
;碳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2)“老陈醋”是山西特产,其中含有3%~5%的醋酸,醋酸也称乙酸,化学式为CH3COOH,CH3COOH表示的意义有:①
 
;②CH3COOH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磷元素
 
; 
(2)消石灰
 

(3)2个亚铁离子
 
;  
(4)生活中常作调味品的盐
 

(5)构成水的最小微粒
 
; 
(6)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金属制品,利用其导热性的是
 
(填序号),A图中用到的合成材料是
 

(2)钢铁是常用的金属材料,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3)铝制品比铁制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表面能生成一层
 
,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4)铁制水龙头易生锈,写一条能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除去NaCl(Na2SO4)括号中的少量杂质,写出除杂质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B、利用蒸馏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铁矿石冶炼成铁
D、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学习化学时常用到归纳总结的方法.杨柳同学将学过的化学知识做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安全知识 B环境保护与物质使用
进入深井之前-先做“灯火试验”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验纯
使用煤炉取暖-注意室内通风
减少水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使用乙醇汽油
减少酸雨的发生-使用新型能源
C微观粒子与物质的构成 D元素与物质的组成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组成水的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元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