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淡水经沉降、吸附、过滤等净化操作后得到的水为纯净物
B.用蒸馏的方法使海水淡化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电解水时,阳极玻璃管与阴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D.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分析 A、根据净化后水的组成分析判断;
B、根据用蒸馏的方法使海水淡化的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进行解答;
C、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及结论进行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解答.

解答 解:A、天然淡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用蒸馏的方法使海水淡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水通电分解时,阳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阴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氧气和氢气体积比为1:2,故C错误;
D、电解水过程中水分子发生改变,不变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水的有关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随着去年年末北京地区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今年的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中国政府将“坚决向污染宣战”,出重拳强化治理污染,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治理雾霾的决心和信心.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D.
①城市增加楼顶绿化                      ②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监管
③发展城市公共轨道交通                  ④严厉查处焚烧垃圾、秸秆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SO2是导致酸雨的有害气体之一.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B.
A、+2              B、+4              C、+6              D、-1
(3)①化石燃料的燃烧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化石燃料有煤、天然气、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取体积
B.
称取固体
C.
过滤
D.
点燃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研究物质的组成.

(1)图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2)图2实验中,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frac{1}{5}$.
(3)图3实验中,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蘸有石灰水的玻璃片变浑浊,说明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C、O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可燃冰”是蕴藏在海底中的天然气,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被誉为“固体瓦斯”化学式为:CH4•nH2O.
(1)可燃冰(CH4•nH2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nH2O+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n)H2O;
(2)天然气属于不可(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cd(填字母序号);
a.太阳能        b.石油         c.氢能      d.地热能
(3)目前人类利用太阳辐射能,主要方式是“光-热”转换,请列举生活中的一例:太阳能热水器;
(4)如图是一种家庭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在该系统中,白天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给用电器供电并用装置X电解水;夜晚,装置Y是氢-氧燃料电池,用于夜晚给用电器供电.
①白天,装置X中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正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②夜晚,装置Y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③该系统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填序号).
A.该系统中能量的最初来源是太阳能
B.装置X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该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保护了环境.
(5)含硫的煤在燃烧时常会产生有害的SO2气体.为防止污染空气,常将燃烧后的气体(烟道气)通入石灰浆来吸收SO2,其反应方程式为:Ca(OH)2+SO2═CaSO3↓+H2O.生成的CaSO3在空气中进一步氧化生成CaSO4,其反应方程式为:2CaSO3+O2═2C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u2+、Fe2+、OH-B.H+、Cl-、CO32-C.K+、Ba2+、SO42-D.NH4+、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去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1)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口罩中填充活性炭是利用其①吸附性,以减少污染物的吸入,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数)见图,其中甲气体是②氮气.乙中含多种气体,举出其中一种气体名称或化学式 ③氧气(O2).
(2)我们需要洁净的水源,含有杂质的天然水通过蒸发、沙滤、氧化等得到净化,其中氧化属于 ①化学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自来水生产通入氯气的作用是 ②杀菌消毒.
(3)我们需要清洁、高效的能源,一氧化碳、氢气、甲烷中,最清洁的燃料是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2017年春节期间,由于烟花爆竹燃放量大幅增加,183个城市达重度及以上污染,62个城市在除夕夜空气质量指数(AQI)一度超过500.下列措施能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B.鼓励燃煤火力发电
C.鼓励焚烧秸秆节约能源D.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某同学要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 
  步骤Ⅰ.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步骤Ⅱ.将盛有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A瓶中,白磷不燃烧.
步骤Ⅲ.向A瓶中加满80℃热水,塞紧瓶塞,白磷不燃烧.
步骤Ⅳ.打开K1、K2,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1、K2.此时进入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mL,观察到A瓶中的白磷燃烧.
(1)对比步骤Ⅱ和Ⅳ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2)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2,如果观察到水倒流进A瓶40mL,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frac{1}{5}$.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frac{1}{5}$,原因可能是气密性不好、未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夹子等(答一条即可).
【实验二】用如图所示装置,利用铁生锈的原理也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将此装置中的细铁丝换成足量的细铜丝进行实验,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不能;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只有0.03%,铜不能将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已知:铜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化学方程式:2Cu+O2+H2O+CO2═Cu(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