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Na、Na+ 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质子数相等 ⑥Na+ 比Na稳定

A. ①④⑤ B. ①③⑤⑥ C. ①④⑤⑥ D. ②③④

C 【解析】 试题Na+ 是Na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带电粒子,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它们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Na+最外层有8个电子,是稳定结构,故有①核电荷数相等;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⑥ Na+比Na稳定。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4物质构成的表示式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1个铅(Pb)原子质量是34.419×10-26Kg,一个碳-12原子质量是1.993×10-26Kg,则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68.6 B. 207.2 C. 413.0 D. 823.2

B 【解析】 试题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可知,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34.419×10-26Kg/(1.993×10-26Kg×1/12)= 207.2。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4物质性质的探究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在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生石灰作干燥剂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铜丝用作导线 D. 用金刚石截玻璃

A 【解析】 A、生石灰作干燥剂,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铜作电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用金刚石刻划玻璃,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 分子的质量很小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的体积很小

B 【解析】 由题意可知,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卷 题型:计算题

A原子与B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B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 根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呈正比,进行分析解答。 【解析】 B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原子与B原子的质量比为a: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呈正比,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答: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 B. C. D.

A 【解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氦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2,是一种稳定的结构,据此解答。 A、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是一种稳定结构,正确;B、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不是稳定结构,错误;C、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不是稳定结构,错误;D、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不是稳定结构,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1身边的化学 同步测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亲身体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感受了化学的无穷魅力.小强在回顾整理下列实验中提炼了许多探究的方法.

实验一、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如图)

实验现象:________ .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要“观察”它的运动可以设计实验,通过宏观的现象来间接认识.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实验现象:(Ⅰ)、(Ⅳ)中的小花变红.

设计(Ⅱ)、(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设计分析________ (填“A”或“B”或“C”),获得结论.

A.仅一个单因素的实验B.有多种因素的对比实验C.用前面实验的生成物继续实验

实验三、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实验如下表所示)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

取两个等体积的软塑料瓶,充满二氧化碳,然后________

  .

  ________

2

先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

中,然后________ .

  ________

我认为方案1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 ,方案2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 .

小结:上述三个实验告诉我们:当某些化学反应现象不明显或不足以说明问题时,要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出具有明显现象的实验,来准确推知和认识化学反应.

B烧杯中的无色酚酞溶液变红;验证水和二氧化碳分别是否能使紫色石蕊变色;B;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盖盖紧瓶塞,震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软塑料瓶比加入蒸馏水的软塑料瓶变得更瘪;加入足量的盐酸(或氯化钡溶液或澄清石灰水或氯化钙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冒气泡(或有白色沉淀生成);通过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化的程度的对比来判断反应的发生(或通过反应物量的减少来判断反应的发生);通过验证生成物的存在来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4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按要求用化学符号填空。

(1)氦气 ;(2)3个氮分子____________;(3)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

(1)He;(2)3N2;(3)2SO42-。 【解析】 试题(1)氦气为稀有气体,由原子构成,因此用元素符合表示;(2)由分子写法,表示多个分子,在符号前加相应的数字; (3) 由离子写法,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的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如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部分省略),请回答:

(1)写出物质②中的阳离子符号________ ;

(2)固态物质③俗称________ ;

(3)点燃条件下生成的物质④化学式是________ ;

(4)如图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 ;

(5)实验室用物质①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

K+干冰Fe3O4催化作用2H2O22H2O+O2↑ 【解析】 (1)氯酸钾是由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构成的,其中钾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为阳离子,符号为K+; (2)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3)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Fe3O4; (4)过氧化氢制氧气和氯酸钾制氧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