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在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2)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或白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从而证明了石蜡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3)小明、小鹏和小芳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①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这可燃性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②猜想:小明认为:可燃性气体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小鹏认为:可燃性气体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小芳认为:可燃性气体可能上述两种情况都有.
③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再在导管的另一端做点火试验
现象与结论: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若玻璃管内壁无明显现象,管口处气体能被点燃;
如果小鹏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若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凝结,管口处气体不能被点燃;
如果小芳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若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凝结,管口处气体能被点燃.

分析 (1)根据蜡烛能浮在水面上,比较蜡烛和水的密度;
(2)根据蜡烛燃烧的产物以及白烟的成分分析;
(3)本题可用假设法,结合提出的问题和实验现象进行推断.因为石蜡的熔沸点较低,受热后易变成液态或气态;石蜡不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所以根据这些现象进行对照,就可判断那一种分析正确.

解答 解:(1)由于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2)由题意可知,由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了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由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从而证明了石蜡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3))①因为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玻璃导管中没有空气,即使有一氧化碳气体,也不会燃烧,玻璃导管中没有明显现象,如果是一氧化碳,在导管口接触空气燃烧,则导管口有蓝色火焰,故如果观察到玻璃导管中没有明显现象,导管口有蓝色火焰现象,则小明的猜想正确;
②如果小鹏的猜想正确,则导管里的气体不是一氧化碳,导管口不会产生蓝色火焰,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到导管里时冷却,又可凝成石蜡,故玻璃导管中有凝固的石蜡,导管口没有明显现象,则证明小鹏的猜想正确;
③如果上述两种现象都有,即玻璃导管中有凝固的石蜡,导管口有蓝色火焰,则证明小芳的猜想正确.
故答案为:
(1)小;
(2)小水珠或白雾,浑浊. 水和二氧化碳,碳元素和氢;
(3)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再在导管的另一端做点火试验;
若玻璃管内壁无明显现象,管口处气体能被点燃;
若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凝结,管口处气体不能被点燃;
若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凝结,管口处气体能被点燃.

点评 本题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石蜡的性质的了解,如果学生了解石蜡的成分,并能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就能正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市售某种氮肥中,主要成分为尿素[化学式为:CO(NH22]经测定该化肥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90%,则该氮肥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  )
A.40%B.42%C.44%D.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10 g乙,溶液达到饱和.
(2)t2℃时,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
(3)若甲中含有少量乙,提纯甲可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置换反应是中学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已知:化合物A+单质B→化合物C+单质D.
(1)若D为氢气,A为稀硫酸,则B的选择应满足的条件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
(2)若D为铜,化合物A的化学式可能为CuO[CuSO4、CuCl2、Cu(NO32均可].
(3)已知在高温条件下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若家中使用煤气做燃料,一旦泄露,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AB.(填序号)
A、检查并关闭气源伐门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为测定某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将10g该合金放入到盛有40g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49.8克.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1g;
(2)计算原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如果两种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相等
B.如果两种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一定相等
C.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D.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相同的电子数,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白酒在酿造过程中会产生少量乙酸(化学式为CH3COOH),乙酸与白酒中的乙醇(化学式为C2H5OH)会缓慢发生反应,生成具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H3COOC2H5),所以白酒放的越久远,其味越醇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是一种由乙酸和乙醇组成的混合物
B.乙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1
C.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D.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丁酸乙酯是一种有机物
B.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2:2
C.丁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D.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8: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30℃时,甲的溶解度是60g.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加入甲物质(合理均可)(写出一种),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3)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bc(选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t℃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合理均可)(答出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