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会让我们更健康。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_____元素的食品。
(2)用嘴吹能把燃着的生日蛋糕蜡烛吹灭,利用的原理是_____。
(3)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Ca(OH)2]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这是由于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贵港市覃塘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日常生活中,每位同学都会接触到硬水。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硬水进行了些探究实验,请完成填空(序数标号处)。
(查阅资料)水的硬度是由水中溶解的可溶性钙和镁化合物引起的。
(1)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这种方法可靠吗?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Ⅰ | 分别取适量碳酸氢钙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加热A试管,B试管不加热。 | A试管中产生气泡,有沉淀生成,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Ⅱ | A试管冷却后,在上述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肥皂水,振荡。 | _____(填“A”或“B”)试管中有较多泡沫,另一支试管中泡沫较少。 |
实验结论是:________。
(2)小组同学对某硬水中为什么含有碳酸氢钙非常感兴趣,在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本中的“溶洞的形成”后知道:当石灰岩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小组同学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所得溶液的溶质是什么?于是他们对此开展实验探究(不考虑二氧化碳和碳酸作为溶质的情况)
(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2CO3;猜想二:溶质为 NaHCO3;猜想三:溶质为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取碳酸钠溶液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所得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二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
b.取实验步骤a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 | 有气泡冒出 | ______不成立 |
写出实验步骤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通过实验,小组同学得出了正确结论。
(拓展延伸)将8.0g NaOH固体溶解在100mL水中,通入6.6g二氧化碳气体,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 NaHC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B) 题型:单选题
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磷在氧气中燃烧:
B.铝的自我保护:
C.铁罐不能装稀盐酸:
D.用食盐生产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语言。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
(2)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盐是____。
(3)“西气东输”工程中输送的天然气的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1)甲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与氧气接触,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乙实验的目的是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_____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可用“2Mg+O22MgO”来表示.以下信息:①反应条件②反应速率③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④反应的微观过程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⑥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能从上述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是( )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节约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区二十二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约是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的2倍
C.这个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电解水中加入稀硫酸或硫酸钠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导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有关内容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现象或做法 | 解释 |
A | 用洗手液洗去手上的油污,用酒精擦去衣物上的油渍 | 油污种类相同,去污原理相同 |
B | O2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而CO2适宜用排水法收集 | 两种气体的密度均比空气密度大,但是溶解性不同,二氧化碳易溶于水 |
C | 在通电分解水实验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用燃烧的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 | 两极产生的气体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检验方法不同 |
D | CO可做气体燃料,CO2可用于档案资料或仪器仪表灭火 |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物质的用途不同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