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钢铁生锈B.冰雪融化 牛奶变酸
C.西瓜榨汁 酒精挥发D.动物呼吸 海水晒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牛奶变酸的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西瓜榨汁、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
D、动物呼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CO2验满 B. 收集O2 C. 测溶液pH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市业模拟考试(一)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监测一次降雨过程中雨水的pH。取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得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

5:05

5:15

5:25

5:35

5:45

pH

4.95

4.94

4.86

4.84

4.84

小组同学对数据的分析推理错误的是( )

A. 本次降雨通常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B. 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

C. 本次降雨对大理石建筑有腐蚀作用

D. 当时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可能超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
B.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C.加入二氧化锰是为了产生更多的氧气
D.只有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才能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根据下列A-D的四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中,请写出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集气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为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指出用该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的一个明显错误的地方是用排水法收集了,是否可以用该装置来制取氧气呢?是(填“是”或“否”)
(2)B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3)C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O2(写化学式),由此实验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D实验中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C+2MgO,为了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可将橡胶管用止水夹夹住,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内注水,当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下降,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5)实验过程中加注的稀盐酸的液面必须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的理由是防止二氧化碳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点燃酒精灯
C.
滴加液体
D.
   加热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生铁和钢的机械性能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2)黄铜片(铜锌合金)与铜片互相刻划时,在铜片的表面可留下划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行,放入漏斗
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有气泡
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内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药品】蒸馏水、酚酞溶液、浓氨水、40℃水、80℃水
【实验仪器】小烧杯、大烧杯、小试管、胶头滴管、温度计、量筒
【实验步骤】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得出结论是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2)在B烧杯中盛有20mL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在A烧杯中的小试管内盛有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将A、B烧杯罩在一起(如图所示),一段时间以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变成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从小试管中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后使酚酞变成红色,得出的结论是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
(3)用上述药品和如图装置,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案是上述装置的A烧杯中加入一定量80℃的水,重复上述试液过程,通过观察B烧杯中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变色的速率(合理即可)可得出正确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