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光,生成大量的白烟,不是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医务人员用3%的过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的气体一定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氢气

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只有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

D.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他们的性质完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

(1)图A中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2)图B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图C是二氧化碳制备和性质实验.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既能燃烧又能支持燃烧

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应在瓶底放入少量水

D.氧气和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

②木炭能燃烧;

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

④将木炭粉碎;

⑤木炭可制黑火药;

⑥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

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用途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气泡速度快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福州地区的“三坊七巷”是历史文化的瑰宝,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是福州市传统文化集粹地,也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

(1)三坊七巷中有的店铺采用纸火锅(见图),这种纸火锅精巧漂亮,白色的底衬着火锅食料,干净、醒目;纸火锅在使用时无烟、无味;不会被火点燃.

①纸火锅烧不着的原因是:  

②人们常使用固体酒精做为纸火锅加热的热源.固体酒精的主要成分为酒精,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三坊七巷内有不少茶馆,午后休憩的人们喜欢在这里泡上一壶茉莉花茶,细细品味.

“闻香”是品茶的一道环节,从微观角度分析,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3)目前,三坊七巷地区也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不包括  (填序号)

A.CO      B.CO2      C.SO2     D.NO2

②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B.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C.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研究的内容为C

A.物体运动     B.生物遗传     C.物质性质       D.物质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