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现象或事实解释
A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B水和双氧水性质不相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水通电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物质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A、AB、BC、CD、D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稀有气体最外层为稳定结构;
B、分子构成不同,性质就不同;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热胀冷缩和分子间隔有关.
解答:解:A、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因为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B、氧气和臭气(O3)性质不完全相同,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C、水通电分解,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D、热胀冷缩,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分子大小不变,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了解利用原子和分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分子的性质: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小组围绕碳和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讨论了如图1转化关系:

(1)如果A是葡萄糖(C6H12O6),它的分子在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碳和碳的化合物中都含碳,这里的碳是指
 
(选填“单质“”元素“”原子“);
(3)某有机物R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R+3O2═2CO2+4H2O.R的化学式为
 

(4)碳酸钾是无机盐,写出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如图2,科学家用NaOH溶液喷淋吸收CO2,化学方程式为
 
,物质①是
 
(填化学式),操作①的名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
A.雪花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的数目都是巨大的
(2)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去除异味和色素,并加入ClO2进行杀菌和消毒.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3)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B.水体有自净能力,不会被污染
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D.明矾是常用的絮凝剂,可以用来净水
(4)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填序号).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D.水的净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鉴别H2SO4、Ca(OH)2、Na2SO4溶液的是(  )
A、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稀硫酸
D、Ba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能把Ca(OH)2、NaOH溶液区分开来的是(  )
A、氯化钠溶液B、石蕊试液
C、氯化铜溶液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用语中,通常只具有微观意义而不具有宏观意义的是(  )
A、2CaB、N2
C、CD、H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关于药品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只需取满满一勺药品即可
B、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
3
C、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1~2 mL左右
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组成元素和分子构成不同
B、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因为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因为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因为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关于图表提供的信息或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表,可查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根据化合价表,可查找元素的化合价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判断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得失电子情况
D、根据元素周期表,可查找原子的中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