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CaCO3→CaO→Ca(OH)2→CaCO3的转化过程中钙元素质量保持不变
B.不能一步反应实现CuO→Cu(OH)2的相互转化
C.实现CO?CO2的相互转化,都只有一种途径
D.实现H2SO4→HCl和Ca(OH)2→NaOH的转化所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

分析 A、根据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反应过程中,钙元素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B、根据氧化铜和水不会生成氢氧化铜进行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和氧气、金属氧化物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会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
D、根据硫酸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都属于复分解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 解:A、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反应过程中,钙元素质量不变,故A正确;
B、氧化铜和水不会生成氢氧化铜,故B正确;
C、一氧化碳和氧气、金属氧化物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会生成一氧化碳,故C错误;
D、硫酸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的选项,然后结合选项考查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注意选择特殊的例子进行验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根据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NaHCO3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
C.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和铁
D.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B.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C.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放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有A~E五种稀溶液,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酚酞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请根据以下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将适量A 分别滴入盛有少量B、C、D、E 的试管中,实验记录如下:
BCDE
A无明显变化液体变红色无明显变化白色沉淀
C中溶液是酚酞溶液,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2)再将适量B分别滴加到上述实验后盛有C、D、E的试管中,C中液体由红色变为无色,D中无明显变化,E中沉淀消失.
①B中溶液是稀盐酸;
②盛有E的试管中最终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CaCl2和NaCl.
(3)对还没有确定的液体,下列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CD(填字母序号).
A.分别滴加适量水               B.分别蒸发溶剂
C.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D.分别通入CO2后,再滴加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为了检验铁生绣的条件,进行了如图(略去其中的夹持装置)所示三个对比实验
一段时间后,甲中铁丝发生锈蚀且试管中液面上升,乙和丙中均无明显变化,由此得出铁丝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铁制品在下列情况:①潮湿空气中②部分浸入食盐水中③干燥的空气中最易生锈的是②(填序号,下同),不易生锈的是③.
(3)在海底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铁器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而“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这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金的强(填“强”或“弱”).
(4)为了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了选择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铁钉外,还需要选择的一种溶液是硫酸铜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A、B、C、D分别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水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1)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O2(填化学式,下同).
(2)物质D是CO2
探究二:
【实验一】探究中和反应的能量变化.
一定温度下,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绘制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3)图中P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实验二】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取适量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产生气泡.
(4)产生的气体是CO2,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实验三】检验实验废液成分.
取收集在废液缸中的上述两个实验产生的废液样品,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废液中除含有氯化钠、硫酸钠,还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其实验流程及部分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5)试剂甲是Ba(NO32溶液;
(6)证明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证据是操作Ⅱ中生成白色沉淀后,上层溶液仍呈红色;
(7)现有实验操作还没有完全达到实验目的,必须补充的操作是取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下表中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性质.
物质用途石墨作电极金刚石切割玻璃活性炭净水
对应特征导电性硬度大吸附性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有AB(填字母).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frac{\underline{\;高温高压\;}}{\;}$CO(NH22+H2O.
(4)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甲烷(CH4)燃烧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B.该反应中各物质均为化合物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D.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的仪器名称水槽.
(2)利用图1所示装置,采用以下组合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BC (填写字母序号).
A.用①③制取氧气     B.用②⑤制取氢气    C.用②④制取二氧化碳
(3)若用氯酸钾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将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波同学是位善于动脑筋的学生,他将装置②进行了改进(如图2中Ⅰ和Ⅱ).Ⅰ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Ⅱ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或节约药品;若用Ⅰ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铜丝网上放的药品应为大理石或石灰石,若将其中的铜丝网换成铁丝网,产生的后果是二氧化碳不纯,含有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