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写出下列生成水或水分解的各类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化合反应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

解:(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
(2)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水+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3)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化铜铜+水(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氢气+氧气水;(2)碳酸→水+二氧化碳(合理即可);(3)氢气+氧化铜铜+水(合理即可).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能力,掌握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元素.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也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用途广泛的金属镁,其制取工艺流程如下:石灰石
煅烧
生石灰
加水
熟石灰溶液
精英家教网
(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分
 
,得到食盐.
(2)要将Mg(OH)2沉淀分离出来,进行的操作甲的名称是
 
,如果在学校实验室中完成该实验,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该操作中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3)小明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他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小明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质 MgO MgCl2 Mg3N2 Mg(NO32 MgCO3 Mg(OH)2
颜色 白色 白色 淡黄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明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
 
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他的方案可能是
 

[实验结论]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答:
 


[知识拓展]由上述实验结果,若有12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则所得产物的总质量m
 
20g
(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精英家教网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通过右图所示的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写出甲种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特点是:原料、产物、条件无毒无害,提高原子的利用率.从绿色化学的理念考虑,
 
(填“甲”或“乙”)途径更能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精英家教网
(3)若利用上图中的乙途径制取氧气,则应对所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作出改进,你认为改进的方法是
 
;实验结束时应先
 
,再
 

(4)用加热碳酸氢钠固体的方法(2NaHCO3═Na2CO3+H2O+CO2↑)也能制取二氧化碳.
①要得到纯净的气体应选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②E装置可用来测量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填序号).
A.防止水分蒸发B.增加容器中液体的重量C.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甲图中标号①和②的仪器名称
长颈漏斗、水槽
长颈漏斗、水槽

(2)在甲图装置B中仪器①的下端管口要浸在液面下,是为了
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3)实验室加热暗紫色固体制取O2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观察到
气泡连续均匀时
气泡连续均匀时
时才开始收集;停止实验时,应该
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否则
水倒吸回试管使试管冷热不均而炸裂
水倒吸回试管使试管冷热不均而炸裂

(4)若用装置C、D或K收集O2,要使收集O2干燥且纯净,则应选
D
D
装置.若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不纯,可能的原因是?(两条)
集气瓶未事先装满水
集气瓶未事先装满水
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就开始收集
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就开始收集
.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验满?
将带火星木条横放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收集满
将带火星木条横放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收集满
.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可能的操作原因:
试管口未塞棉花
试管口未塞棉花

(5)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O2,装置G虽然操作简便,但要得到平稳的气流,从H、I、J中选取
H或J
H或J
取代G中的单孔塞,以达到目的.若选用H与锥形瓶组装的发生装置,当反应停止时,集气瓶中还差少量O2,为集满O2,在不拆卸装置的前提下,可以
从分液漏斗往锥形瓶中加入少量双氧水
从分液漏斗往锥形瓶中加入少量双氧水
用热毛巾捂住锥形瓶
用热毛巾捂住锥形瓶
.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气体比预计的少很多,百思不得其解.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过氧化氢溶液已部分变质或装置气密性不好
过氧化氢溶液已部分变质或装置气密性不好

(6)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bcda
bcda
(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7)实验室利用F装置制备氢气,事先将锌粒放于有孔隔板之上,然后从另一端加入稀盐酸,装置F相对于装置B制备氢气,具有的优点是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否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否
.若用L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从
b
b
端通入(填“a”或“b”,下同);若要将L装置中的氢气用水排出,则水从
a
a
端通入.
(8)查阅资料: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Ca(OH)2]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同时还生成氯化钙(CaCl2)和水,则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另外,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且极易溶于水,则在实验室里氨气的制取装置是
AK或AE
AK或AE
.小军设计了如乙图图1所示的一个实验:充满氨气的一支试管倒置于一个装有足量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将会看到:
试管中充满水
试管中充满水

(9)某化学小组在学习了制取O2后,他们发现在实验室里用5% H2O2溶液加热制O2,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很难复燃.同学们经过认真观察,猜想其可能原因是
加热使水分蒸发加快,氧气过于潮湿
加热使水分蒸发加快,氧气过于潮湿

为了验证此猜想是否正确,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热烈讨论,制定了实验方案如乙图图2并进行了实验.
第一组同学采取增大H2O2溶液浓度的方法,用10%的H2O2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第二组同学在5%的H2O2溶液中加入2滴新制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第三组同学从实验装置上进行了改进,效果很好(见乙图图2).
在实验基础上,同学们经过交流讨论,得出了一些结论:
①由第一组实验可得出影响H2O2分解产生O2多少及快慢的因素之一是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②由第二组实验可分析得出氢氧化钠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催化作用
催化作用

③第三组实验验证了实验前同学们猜想的正确性.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吸收氧气中的水分
吸收氧气中的水分

④小李同学认真观察了第三组同学的实验装置,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改进装置,经现场实验,效果很好,请你说出他改进的地方:
用冷毛巾裹住玻璃导管或用排水法收集
用冷毛巾裹住玻璃导管或用排水法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稀盐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请仿照示例,在表格内②③④处填写(“能”或“不能”),并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具体条件在对应的表格中填写判断依据.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碳酸钾溶液 硝酸银溶液
稀盐酸 示例:①能反应
不能
不能
反应
反应
反应
判断依据 示例:有水生成
没有水气体、沉淀生成
没有水气体、沉淀生成
有气体和水生成
有气体和水生成
有沉淀生成
有沉淀生成
(2)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因此可用作某些气体的
干燥
干燥
剂,还容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a.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②
铁架台
铁架台

b.晓杰同学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B
 (填序号,下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c.晓海经查阅资料,得知乙炔(C2H2)气体可用水和CaC2固体反应制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CaC2═C2H2↑+Ca(OH)2
2H2O+CaC2═C2H2↑+Ca(OH)2
.在制取的乙炔气体中常含有酸性杂质气体CO2和H2S,为除去杂物,得到纯净干燥的乙炔气体,装置连接顺序为:A→
G
G
C
C
→F.
(2)过氧化钠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药品,它是浅黄白色颗粒粉末.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与水中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方程式:Na2O2+2H2O=2NaOH+H2O2,过氧化氢又能分解放出氧气.
a.区分水和过氧化氢的实验方法是:
加二氧化锰粉末,观察是否有气泡放出
加二氧化锰粉末,观察是否有气泡放出
,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b.某同学为了证明过氧化钠加入水中生成了氢氧化钠,在生成的溶液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为无色,请你对此现象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什么导致溶液先变红再褪色?
猜想与假设:
猜想1:甲同学“可能是无色酚酞溶液变质导致溶液褪色”;
猜想2:乙同学“可能是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
实验与结论:
①甲同学提出的猜想,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反对,因为
若酚酞溶液变质,则溶液不会变红
若酚酞溶液变质,则溶液不会变红

②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乙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并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变红后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现象
溶液依然为红色
不是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
不是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
讨论交流:你还能提出不同的猜想吗?
猜想3:
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氧气使溶液褪色或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
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氧气使溶液褪色或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

方案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1)变回红色
(2)依然无色
(1)变回红色
(2)依然无色
(1)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导致溶液颜色褪去
(2)溶液颜色褪去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无关
(1)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导致溶液颜色褪去
(2)溶液颜色褪去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