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通直流电,可观察到正负电极上都出现_____,可以用_____检验正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可以用_____检验负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由于这是一种具有_____性的气体,因此点燃前必须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盘锦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C.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D.二氧化碳通常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常温下,往盛放适量M物质的烧杯中逐渐加入N物质并充分搅拌。右下图横坐标x表示N物质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见下表)。下列实验与图像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M | N | y | |
A | 水 | 氧化钙 | 溶液的温度 |
B | 水 | 氢氧化钠 | 溶液的pH |
C | 饱和氯化钠溶液 | 氯化钠 |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D | 硫酸铜溶液 | 铁粉 | 溶液的质量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随州市2019届九年级结课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甲乙丙依次为( )
A. Fe、FeSO4、FeCl3 B. CO2、O2、CO
C. CaCO3、CaCl2、CO2 D. NaOH、NaNO3、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随州市2019届九年级结课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涉及的主要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葡萄酿酒 B. 石蜡熔化 C. 百炼成钢 D. 食物腐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南校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城区六校联考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小乐利用图示实验装置测定某大理石样品的纯度(所含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她取了该大理石样品12.5g,并加入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s | 0 | 20 | 30 | 40 |
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g | 117.9 | 114 | 113.5 | 113.5 |
(1)反应共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g。
(2)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依据下图所示实验,按要求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a中的气体,观察到木条着火,则该气体是_____.
(2)装置B可制取氧气,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当气体收集满后,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下同).
①将导气管移出集气瓶口 ②将集气瓶和玻璃片一起移出水面
③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 ④将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3)小华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C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_____.
①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变红
②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③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列是某化学小组探究物质组成与性质的实验装置图,根据要求回答:
A | B | C | D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稀释浓硫酸 | 铁钉子空气中的变化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
上述实验设计中有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_____。
(1)B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C中会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_。
(2)D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