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初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时,发现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溶液恢复为无色。溶液的红色为什么会变成无色呢?他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
甲: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
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丙: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有关。
(理论分析)
(1)对于乙同学的猜想,大家认为是不正确的。因为_______,所以红色不会消失。
(查阅资料)为了排除是酚酞溶液导致的原因,同学们决定重新配制酚酞溶液进行实验,他们在网络上查阅了资料,百度百科中对酚酞的描述如表:
中文名 | 酚酞 | 结构式 | |
外观 | 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性粉末 | ||
常温下溶解性 | <0.1g/100mL(水中) >5g/100mL(乙醇中) | ||
化学式 | C20H14O4 |
(2)由上表可知,配制酚酞溶液的溶剂是_______(选填“水”或“乙醇”)。在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实验中,往待测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即可,滴入过多的酚酞有可能出现白色浑浊的现象,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
(实验验证)
(3)为了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四位同学在一支密闭的装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密度比空气大的稀有气体,将试管内的空气排尽,随后注入新配制的酚歌试液,观察到的现象依然是溶液先变成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消失。如图稀有气体应由导管口_______(选“a”或b”)处通入。
(4)若丁同学的猜想正确,请你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实验方法 | 实验现象和结论 |
_______ | _______ |
(应用拓展)
(5)从查阅百度百科资料知道,酚酞(以H2In表示)其实是一种极弱的酸,其遇碱变红的变化表达式为:H2InIn2﹣ (红色)。
根据上述信息,请写出H2In遇NaOH溶液变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荆州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改善我市城市环境时我们收集到了很多建议,其中正确的是( )
①道路绿化、美化
②治理大明湖和小清河的水污染
③就地焚烧植物秸秆和垃圾
④推广使用节省能源,减少尾气排放的双燃料公交车
⑤全运会期间济南车辆单双号限行.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保定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微观示意图(如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丙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B. 丙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C. 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 甲、乙、丙中的氢原子核内都是1个质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燕山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 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
C. 釜底抽薪﹣﹣移去可燃物使火熄灭
D. 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 B | 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 ||
C |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 D | 探究CO2与水反生反应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B. 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
C. 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 D. 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C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将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有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
(3)实验室可以按照“B→F→F→真空气囊”的装置顺序制取纯净的CO2气体,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第一个F装置盛放试剂的作用是_____,第二个F装置盛放的试剂为_____,混合气应由_____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相关知识网络(反应条件部分省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④⑤⑥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B. 反应⑤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C. 反应①②③均属于分解反应
D. C、P、Fe均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