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括号内为杂质 | 方法 |
A | CO2(HCl) |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
B | KCl(KClO3) | 加入少量MnO2加热 |
C | NaCl(Na2CO3) | 加入足量的盐酸后蒸干 |
D | Fe(Cu) | 加入足量的稀H2SO4后过滤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2CO3能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Fe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核内质子数 | B. | 核内中子数 | C. | 最外层电子数 | D. | 相对原子质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KCl、NaCl、Na2SO4 | B. | NaCl、NaNO3、AgNO3 | ||
C. | Na2CO3、NaCl、NaNO3 | D. | HCl、NaCl、Na2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固体A | 35.7 | 35.8 | 36 | 36.3 | 35.6 | 37 | 37.3 | 37.8 | 38.4 | 39 | 39.8 |
固体B | 13.3 | 20.9 | 32 | 45.8 | 64 | 85.5 | 110 | 138 | 169 | 202 | 24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 |
B. | 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 |
C. | 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t2℃时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 |
D. | t2℃时,等质量的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的晶体A最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分析与结论 |
醋酸晶体试管内无现象或无明显现象,醋酸溶液试管中镁带表面冒气泡. | 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 | |
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纸上写字 | 浓(填“浓”或“稀”)硫酸使白纸炭化. | 即使是同种酸,由于浓度或溶质质量分数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
两试管中均产生气泡 | 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性质,这是因为酸的组成中都含有H(填元素符号). | |
E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 F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不同的酸根会导致酸的“个性”差异.因此,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盐酸和硫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