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如图是小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1)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④②①⑤③.
(2)配制过程中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3)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并分析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实际所称取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
(4)配制时需称量12g氯化钠,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小(填“偏大”或“偏小”).

分析 (1)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玻璃棒在溶解操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解答.
(4)配制时需称量12g氯化钠,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NaCl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NaCl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
④②①⑤③.
(2)玻璃棒在溶解操作中所起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3)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
,即实际所称取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
(4)配制时需称量12g氯化钠,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答案为:(1)④②①⑤③;(2)搅拌,加速固体溶解;(3)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实际所称取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4)偏小.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是今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下列做法与此主题不相符的是(  )
A.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大海B.农业灌溉改漫灌为滴灌
C.用淘米水浇花D.工业废水经净化处理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用化学符号填写:
(1)固体CO2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2)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3)构成氯化钠晶体的微粒Na+和Cl-
(4)若硫元素显+6价,则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学习化学是为了更好的为生活服务.5月8日央视新闻报道,食品安全部门检测出散装花生油内存在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严重超标的情况.检测人员形象的表述了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武侠小说中有鹤顶红,吃一点就死掉了,黄曲霉毒素的毒性相当于鹤顶红的68倍.黄曲霉素B1容易污染花生、玉米、小麦等粮油作物,尤其是霉变的花生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已知黄曲霉素B1分子式为C17H12O6
(1)黄曲霉素B1由三种元素组成;
(2)黄曲霉素B1中氢、碳元素质量比为1: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少年缺钙易患夜盲症B.棉花属于合成材料
C.硝酸钾属于钾肥D.多数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B.厨房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可清洗炉具上的油污
C.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喝柠檬汁
D.西瓜汁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小红发现,金店里有两种不同的“白金”,单价相差悬殊,小红很好奇,打算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市场上所谓的“白金”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金、镍、铜、锌的合金,称为白色金;另一种是铂金,铂是一种银白色的贵重金属,用于耐腐蚀的化学仪器及首饰等,俗称“白金”(元素符号Pt).小红结合化学课上学习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展开了下列实验活动.
(1)鉴别两种白金,她的方法是取两种白金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白色金,无气泡的是铂金;
(2)探究Zn、Ni(镍)、铜的活动性顺序.
【作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可能的假设:①Zn>Ni>Cu;②Zn>Cu>Ni你觉得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请把它们写出来(一种即可)
假设:③Ni>Zn>Cu …
[查阅资料】小红同学查阅了部分含镍化合物的溶解性如下表,且得知镍能与酸反应.
OH-NO3-SO42-Cl-
Ni2+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厚度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记录现象】请帮助小红把实验现象填写完整
金属NiZnCu
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气体产生缓慢
金属逐渐溶解
气体产生激烈
金属迅速溶解
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①(填序号);写出镍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i+2HCl═NiCl2+H2↑.
【结论应用】
①根据探究结果,请你预测镍与硫酸铜溶液能(填“能”或“不能”)反应.
②除小红的实验设计外,你能否象小红一样,设计另一组实验,也这样一次验证上述假设的正确与否,小红同学小张的设计所用的一组物质的化学式是Zn、NiSO4溶液、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集气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收集装置是D或E (填字母)
(3)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原因是H2O+CO2=H2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实验室现有一种含有纯碱、小苏打的固体粉末样品.为了测定其中小苏打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加热条件下,纯碱稳定不分解,小苏打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C、D中所装药品足量且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探究过程如下:

Ⅰ.称量样品和已装入相关药品的C、D质量,分别为:m、mC1、,mD1
Ⅱ.将质量为m的样品装入B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进行操作X.
Ⅲ.关闭弹簧夹a、b,打开弹簧夹c,给玻璃管加热.
Ⅳ.待玻璃管中样品完全反应,打开弹簧夹a通入空气,再熄灭酒精灯,直到玻璃管冷却.
Ⅴ.再次称量C、D的质量,分别为 mC2、mD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Ⅱ中操作X具体为关闭弹簧夹c,打开弹簧夹a、b,并通入空气;
(2)C中所装药品为浓硫酸;
(3)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4)步骤Ⅳ打开弹簧夹a通入空气,再熄灭酒精灯,直到玻璃管冷却的多重作用是将残留的CO2与水蒸气赶走或防倒吸;
(5)依据实验实际,选择实验所得数据,该样品中小苏打含量的表达式为$\frac{42({m}_{D2}-{m}_{D1})}{11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