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酒精灯火焰分三部分,用灯焰的______________部分给物质加热.灯壶内酒精量不应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________ .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用量筒量取50mL液体读数时视线仰视,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是_______________50mL。(填“>”“<”或“=”)。

(3)液体药品一般存储在________________中,固体药品一般保存在_______.液体药品取用时应注意:试剂瓶塞取下要__________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试剂瓶上的标签要__________。

外焰2/3凹液面的最低处>细口瓶广口瓶倒放朝手心 【解析】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加热时要用外焰加热;酒精灯中的酒精量不能超出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一;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仰视读数时量取的体积大于50mL; (3)液体药品一般储存在细口瓶中,固体药品一般储存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取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单元评估检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应是科学探究的( )小华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尝一尝”这一过程,应是科学探究中的( )

A. 问题 B. 假设 C. 实验 D. 结论

BC 【解析】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和表达与交流。 “可能是食盐”,应该是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可以尝一尝”应该是科学探究中的收集证据,即通过实验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化学上册第1-3章综合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市场上销售的钙奶饼干、加锌奶粉、富硒鸡蛋,这里的钙、锌、硒是指( )

A. 元素 B. 原子 C. 分子 D. 离子

A 【解析】 钙奶饼干、加锌奶粉、富硒鸡蛋,这里的钙、锌、硒是指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锌、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上册第9-10章综合检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图是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

B. 溶解度

C. 时,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 时,饱和溶液中含有

B 【解析】 A.由图可知, 的溶解度变化比的大,x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y大,正确;B.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指明温度时,不能比较溶解度的大小,不能得溶解度C.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时,与的溶解度相同,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正确;D. 时,, 120g饱和溶液中含有和100g水,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上册第9-10章综合检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查阅以下有关焊锡(锡和铅)和武德合金(铅、铋、锡、镉)组成的合金熔点数据,能归纳得出合金熔点低于其组分金属的熔点的结论.焊锡合金结论的得出应选用的数据是( )

纯金属

合金

焊锡合金

武德合金

熔点

A. 焊锡的熔点比锡和铅的熔点低 B. 焊锡的熔点比锡和镉的熔点低

C. 焊锡的熔点比锡和铋熔点低 D. 焊锡的熔点比铅、镉、铋和锡的熔点都低

A 【解析】 A.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焊锡(即锡和铅合金)的熔点为187℃,比锡的熔点231℃和铅的熔点327℃低,正确; B.因焊锡是锡、铅的合金,与锡和镉的熔点无法比较,错误;C. 焊锡是锡、铅的合金,与武德合金的组成金属铅、铋、的熔点无法比较,错误; D. 焊锡的熔点比铅的熔点327℃、比镉的熔点321℃、比铋的熔点271℃都低,但比较没有意义,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二) 题型:填空题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1)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反应。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要放少量水或细沙,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加热碱式碳酸铜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颜色的变化为____________。

(4)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释放”)。

H2OH2+O2分解Fe+O2Fe3O4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Cu2(OH)2CO2CuO+CO2+H2O绿色变成黑色H2OH2O+O2放热 【解析】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 H2OH2+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2)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为:Fe+O2Fe3O4,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要放少量水细沙,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二)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碳+氧气二氧化碳 B. 水 氢气+氧气

C. 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D. 二氧化碳+水碳酸

C 【解析】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氧化反应: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A、碳在氧气中燃烧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反应物为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水通电分解的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氧气和氢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不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考前验收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老师在实验室将浸泡了硫酸铜溶液的蓝色滤纸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到滤纸变白色,由湿润变干燥后燃烧起来;在燃烧后的灰烬中有少量红色固体。同学们很好奇,对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下列探究。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硫酸铜晶体或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温度达到200 ℃时,CuSO4开始分解生成CuO和另一种氧化物,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②温度超过1 000 ℃时,CuO分解生成红色的Cu2O;Cu2O难溶于水,但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Cu2+和Cu。

(猜想与假设)猜想1:红色固体是Cu;

猜想2:红色固体是Cu2O;

猜想3:红色固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4:红色固体是Fe2O3。

(进行实验)将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猜想______成立。

(交流讨论)(1)通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4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时,浸有硫酸铜溶液的滤纸刚开始不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CuSO4受热分解生成CuO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滤纸的组成元素是C、H、O,实验中产生铜的原因可能是滤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碳与分解产生的氧化铜发生了反应;同时该实验还说明滤纸的着火点低于1 000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和Cu2O的混合物1反应物中没有铁元素(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SO3如果滤纸燃烧时温度超过1 000 ℃,则最终固体中会有Cu2O 【解析】 作出猜想:根据温度超过1000℃,CuO才分解生成氧化亚铜(Cu2O);Cu2O呈红色,铜也是红色;还可能是Cu、Cu2O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由于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而Cu2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存在任何联系

B. 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会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

C. 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指的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D. 化学变化过程中也不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

D 【解析】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是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物理变化过程中也会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错误;C、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指的是与原物质不同的物质,故选项错误;D、化学变化过程中也不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如铁生锈,只放热不发光,故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