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科学家用通电的方法使水分解,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与两者的 (填“质量”或“物质的量”)之比相等.
(2)科学家还用点燃氢气,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证实了水的组成.如果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直接缓缓地通过装有足量无水硫酸铜的仪器a,在导管口b处点燃,然后把干冷的烧杯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
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除了a处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外还有 ,a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 .
【考点】电解水实验;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水的合成与氢气的燃烧.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回答;
(2)根据氢气燃烧的现象、硫酸铜遇水变蓝色分析分析回答.
【解答】解:(1)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与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
(2)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硫酸铜能与水反应,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除了a处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外还有b处有淡蓝色火焰产生、烧杯内壁有水滴,a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吸收水.
故答为:(1)2:1,物质的量;(2)b处有淡蓝色火焰产生、烧杯内壁有水滴,吸收水.
【点评】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可生成蓝色硫酸铜晶体,常用此白色粉末检验水的存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甲烷燃烧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点燃的条件下,A→B的过程表示的是甲烷(CH4)分子分解成 和 ,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B→C的过程表示每两个 和一个 构成一个水分子,每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一个 .
(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水是由氧、氢两种 素组成的;
(2)带电的原子 ;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时,有关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B.搭建装置时,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
C.收集气体后,先用毛玻璃片盖上集气瓶,后移出水槽
D.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将图1和图6连接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证明氧气已经集满的现象是 .若用图6收集一瓶含空气的氧气,操作的方法是 .
②图2中仪器A的名称为 ,它在装置中的主要作用是 .甲同学用图2和图 连接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中加入盐酸的量至少要 .
③乙同学在图2基础上增加了一块带孔的隔板(如图3),则大理石应放在 处(填“a”或“b”),该装置中加入盐酸的量至少要 ;若加入盐酸过多,则有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要使反应停止,其操作是 .
④丙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前他事先往试管中加入了少量的水,甲同学由此产生了疑问,提出了猜想:
猜想1:加水可以起到稀释的作用,使反应速度变缓.
猜想2:…
甲同学根据猜想进行了实验:每次取1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 验 | 1 | 2 | 3 | 4 | 5 |
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1% | 3% | 5% | 10% | 15% |
MnO2粉末用量/g | 0.5 | 0.5 | 0.5 | 0.5 | 0.5 |
收集到500mL气体时所用时间/s | 560 | 186 | 103 | 35 | 12 |
反应后液体温度/℃ | 26 | 38 | 43 | 59 | 71 |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是 .
甲同学的猜想2是:加水可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第28届“中国水周”的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⑤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吸附、过滤、蒸馏等三种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3)如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①写出上述物质中单质的化学式 ;②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4)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取 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鉴别地下水与蒸馏水一般在水样中加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