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废烧碱(含少量Na2CO3、NaCl、MgCl2、CaCl2等)制Na2CO3•10H2O.
【制取流程】

【相关资料】①Na2CO3+H2O+CO2═2NaHCO3
②2NaHCO3$\frac{\underline{\;\;△\;\;}}{\;}$ Na2CO3+H2O+CO2
③在NaH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
2NaHCO3+BaCl2═BaCO3↓+2NaCl+H2O+CO2
④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晶体如图所示:

【问题讨论】
(1)滤渣主要成分为Mg(OH)2和CaCO3,产生Mg(OH)2的化学方程式2NaOH+MgCl2=2NaCl+Mg(OH)2↓.
(2)操作Ⅰ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3)取少量溶液B,加入BaCl2溶液,充分混合,若观察到出现气泡(填现象),则溶液B中含NaHCO3
(4)结晶后,过滤时的温度须低于32℃.
【组成确定】经实验测定,组产品中不含NaCl.
(5)兴趣小组同学取32.8g干燥粗产品,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1】Na2CO3•10H2O加热至32℃,开始分解失水,充分加热可完全失水;NaHCO350℃时开始分解270℃时完全分解;Na2CO3受热不分解.
【查阅资料2】Ba(OH)2溶液能吸收CO2:Ba(OH)2+CO2═BaCO3↓+H2O
①实验前先要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入粗产品,装置A是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②粗产品加热至270℃,据E中产生白色沉淀(填装置编号及现象),可知粗产品中含NaHCO3,测得C,D共增加m1,E质量增加m2,实验测得m2=1.1g,则可推算32.8g粗产品中Na2CO3•10H2O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③当加热至36℃时,测得B中剩余固体27.4g,则该剩余固体是Na2CO3•7H2O(填化学式)和NaHCO3的混合物.

分析 【问题讨论】
(1)根据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会生成碳酸钙沉淀进行分析;
(2)根据操作I分离出的物质进行分析;
(3)根据题中所给的资料,碳酸氢钠和氯化钡的反应进行分析;
(4)根据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会析出不同的晶体进行分析;
(5)①根据有气体参加或生成气体的反应,在反应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进行分析;
根据题中需要检验的物质进行分析;
②根据碳酸钠晶体、碳酸氢钠在270℃以上都会分解进行分析;
③根据加热到36℃时分解的产物进行分析.

解答 解:【问题讨论】
(1)通过转化关系中的物质可以看出,滤渣中除了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还有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的碳酸钙沉淀,滤渣主要成分为Mg(OH)2和CaCO3,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产生Mg(OH)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2NaCl+Mg(OH)2↓;
(2)经过操作I分离出了液体和固体,所以操作I是过滤,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3)通过分析题中所给的资料,可知碳酸氢钠和氯化钡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题中加入氯化钡后,验证了溶液B中含NaHCO3,所以观察的现象是:出现气泡;
(4)通过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晶体的图示可以看出,温度高于32℃时,会析出Na2CO3•nH2O、Na2CO3•H2O,所以结晶后,过滤时的温度须低于32℃;
(5)①有气体参加或生成气体的反应,在反应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否则会对检验的数据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先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通过分析反应装置,可以看出无水硫酸铜是检验生成物中是否有水的,氢氧化钡是检验二氧化碳的,如果B装置左端直接通空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会对实验造成干扰,所以装置A是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②当粗产品加热至270℃,碳酸氢钠受热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白色的碳酸钡沉淀,粗产品加热至270℃,据E中产生白色沉淀,可知粗产品中含NaHCO3
碳酸钠晶体分解也会生成水,碳酸氢钠分解也会生成水,所以测得C,D共增加m1是两部分水的质量,E质量增加m2是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通过2NaHCO3 $\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可以看出,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9:22,所以m1:m2>9:22,
  设混合物中碳酸氢钠为x,
2NaHCO3 $\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168                                     44
   x                                         1.1g
 $\frac{168}{44}=\frac{x}{1.1g}$ x=4.2g
通过方程式可以看出碳酸氢钠的质量为4.2g,所以实验测得m2=1.1g,则可推算32.8g粗产品中含有NaHCO3的质量为:4.2g,故32.8g粗产品中Na2CO3•10H2O的质量分数为:$\frac{32.8g-4.2g}{32.8g}×100%$≈87.2%;
③加热到36℃时,碳酸氢钠不会分解,通过②中的计算可知碳酸氢钠为4.2克,所以粗产品中含有碳酸钠晶体为32.8g-4.2g=28.6克,
纯碳酸钠为:28.6×$\frac{106}{286}$=10.6克,
当加热至36℃时,测得B中剩余固体27.4g,碳酸氢钠为4.2克,碳酸钠晶体为23.2克,
所以$\frac{106}{106+18n}$×23.2=10.6
      n=7
所以该剩余固体是Na2CO3.7H2O和和NaHCO3的混合物.
故答案为:(1)CaCO3,2NaOH+MgCl2=2NaCl+Mg(OH)2↓;
(2)漏斗;
(3)出现气泡;
(4)32;
(5)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②E中产生白色沉淀
设混合物中碳酸氢钠为x,
2NaHCO3 $\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168                                     44
   x                                         1.1g
 $\frac{168}{44}=\frac{x}{1.1g}$ x=4.2g
通过方程式可以看出碳酸氢钠的质量为4.2g,所以实验测得m2=1.1g,则可推算32.8g粗产品中含有NaHCO3的质量为:4.2g,故32.8g粗产品中Na2CO3•10H2O的质量分数为:$\frac{32.8g-4.2g}{32.8g}×100%$≈87.2%;
③Na2CO3•7H2O.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的资料,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的转化关系图对每个问题进行逐一的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充填保护气体、防止干燥剂和脱氧保鲜剂等,一次,小明在食用月饼时,撕开了用于保鲜的小纸袋,发现其中盛放着一种灰黑色粉末,几天后看到粉末变得有些发红,原保鲜剂可能是(  )
A.还原性铁粉B.铝粉C.木炭粉D.氧化铜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B.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C.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和钙元素属于同一个族
D.钙离子核内有20个质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常用于切割和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还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CaO;   猜想二:CaCO3;  猜想三:Ca(OH)2
他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CaO能与水反应.
【进行实验】
(一)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没有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证明猜想二不成立.
(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猜想三成立.
结论: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钙.
写出碳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2+2H2O=Ca(OH)2+C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255095
溶解度g0.170.956.8
某同学为了提纯某一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样品约1g放入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溶解,原因是常温下苯甲酸溶解度很小.
(2)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将样品充分溶解后,在加入少量蒸馏水,然后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减小过滤时苯甲酸的损失.
(3)将所得滤液缓慢降温至室温,使苯甲酸以晶体形式析出,然后过滤得到较纯净的苯甲酸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将海水淡化与浓海水资源化结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是先将海水淡化,再从剩余的浓海水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提取其他产品.
(1)海水提取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图:

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表:
离子Na+Mg2+Cl-SO42-
浓度/(g•L-163.728.8144.646.4
该工艺流程中需要对海水进行脱硫,原理是用钙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产品1为CaSO4,过滤后干燥的产品2为氢氧化镁,该反应方程式为MgCl2+Ca(OH2=Mg(OH)2↓+CaCl2;1L浓海水最多可得到产品2的质量为69.6g.
(2)采用石墨阳极、不锈钢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熔融)$\frac{\underline{\;电解\;}}{\;}$Mg+Cl2↑;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会造成产品镁与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碱与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2O$\frac{\underline{\;高温\;}}{\;}$Mg(OH)2+H2↑.
(3)如图所示:海水经过晒盐后得到粗盐和苦卤,粗盐中还含有Ca2+、Mg2+、SO42-等可溶性杂质,以下是某化工厂进行粗盐提纯的示意图:

过量试剂①②③的顺序也可调整为②①③,过滤后可得到四种沉淀的化学式为Mg(OH)2、BaSO4、CaCO3、BaCO3;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含有的NaOH,Na2CO3(填物质的化学式).
(4)利用井盐和合成氨生产的氨气及二氧化碳生产纯碱的“联合制碱法”是由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傍先生发明的,其氯化钠的利用率高达96%.其原理流程如图所示:

①氨极易溶于水,向饱和食盐水通入氨气可得到饱和食盐水和氨水的混合盐水(称为氨盐水),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其原因是氨盐水显碱性;
②写出氯化铵溶液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淡水海水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水分子可以透过膜(海水中其他粒子不能透过)进入左侧的池子,从而得到淡水,以下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这种淡化膜不可用滤纸代替B.左侧池中的淡水属于软水
C.右侧池中溶剂的质量不变D.右侧池中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stackrel{光照}{→}$淀粉+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含碳、氢元素
B.一定含碳、氧、氢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镉(Cd)的金属活动性与铁、锌相近,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
(1)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发生剧烈燃烧,化学方程式是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2)将镉丝插入下列溶液有明显现象的是②③(填序号).
①NaCl溶液    ②HCl溶液    ③AgNO3溶液     ④NaOH溶液
(2)镍镉电池应用广泛,为了防止污染环境,从废旧镍镉电池中回收镉的一种方法如下:
步骤1:将废旧电池破碎成细颗粒后焙烧,将镉转化为氧化镉(CdO);
步骤2:将含氧化镉的细颗粒和炭粉混合后,隔绝空气加热至1200℃,可得镉蒸气和一氧化碳.
步骤2中氧化镉变成镉的化学方程式是CdO+C$\frac{\underline{\;1200℃\;}}{\;}$Cd↑+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