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探讨型实验题)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

(2)如图,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取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处最先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部分温度最高.

答案:(1)小;(2)a,外焰
提示:

仔细观察不难做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们在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时候,做过如下图装置的实验.向盛有0.5g碳酸钠的试管里加入2mL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行上述实验,观察现象.
(1)通过比较试管甲中的两次反应,填写下表:
碳酸钠+盐酸            碳酸氢钠+盐酸             
实验现象  反应迅速,生成大量气体 反应
,生成气体更多
实验结论
写出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2)某同学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快慢进一步研究.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探究方案.实验用品:相同型号的U型管2支、橡皮塞2个、5mL一次性注射器2支、气球2个.
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操作:在U型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在两支注射器中分别吸入同溶质质量分数、同体积的足量稀盐酸.将注射器插入橡皮塞中,然后同时迅速将盐酸分别注入U型管中.
请对上述实验方案分析评价.
①若取用碳酸钠0.53g,为控制实验中产生气体的量相同,应取用碳酸氢钠
0.42
0.42
g;
②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运用了
比较
比较
研究的方法;
③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的现象是
气球胀大的快慢
气球胀大的快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碳及许多含碳化合物不充分燃烧都要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它使人中毒的原因是
一氧化碳能和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一氧化碳能和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通常采用燃烧法处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某同学对一氧化碳与一定量的氧气反应后所得的气体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气体的组成可能是:①CO和C02;②只有C02;③
O2和CO2
O2和CO2

【实验探究】该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碳
吸收二氧化碳

(2)装置A中出现的现象是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CO2=CaCO3↓+H2O
Ca(OH)2+CO2=CaCO3↓+H2O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人D中出现的现象是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验证,猜想③成立.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材问题解答
【实验用品】
还需要的实验用品:胶头滴管、自来水等.
【实验步骤】
想一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经集满,否则未满.实验证明
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问题与交流】
(1)此题具有较强开放性,可根据不同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如经过多次检验,二氧化碳未集满,可能原因是
制取装置漏气,集气瓶破裂
制取装置漏气,集气瓶破裂

(2)打开饮料后立即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住瓶口,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饮料中含有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浴室喷头长时间使用会有白色固体附着,这是因为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其中碳酸氢钙 Ca(HCO32受热易分解,生成难溶性的化合物、气体等物质.某小组探究碳酸氢钙受热分解后产物的成分.
提出猜想:从组成物质元素的角度分析:
猜想1.生成的难溶性化合物可能是
CaCO3
CaCO3
(填化学式).
猜想2.放出的气体可能是O2、H2、CO2
方案设计:请你设计实验,帮助该组同学确定难溶物的成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难溶物于试管中,
加入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
,然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且木条火焰熄灭,则证明猜想正确
继续探讨:该组同学设计如图实验,继续探究气体的成分.
操作1.加热A装置,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除去(或吸收)CO2
除去(或吸收)CO2

操作2.在a处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
结论:碳酸氢钙分解产生的气体一定有CO2;一定没有O2和H2
实验交流:
交流1.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操作2中存在的实验不足是
点燃气体前没有先验纯
点燃气体前没有先验纯

交流2.小组内某同学对上述结论提出异议,认为该实验没有对氧气进行验证,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不同意此观点;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若有氧气产生,实验操作2中的木条燃烧得会更旺
不同意此观点;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若有氧气产生,实验操作2中的木条燃烧得会更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题网九年级上化学沪教版 沪教版 题型:059

(探讨型实验题)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

(2)如下图,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取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部分温度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