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核能作为清洁的能源,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局面,减轻环境污染具有积极作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那么(  )
A.由该原子核形成的单质的相对质量为6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分析 由题意“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近似整数值)”和“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推断其原子种类.

解答 解: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
A、根据质子数为1,可知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2=3,因此由该原子核形成的单质的相对质量为6,说法正确;
B、根据质子数为1,可知该元素为氢元素,为非金属元素,说法错误;
C、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说法错误;
D、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原子核外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酒精灯.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B是(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A是D.请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4)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日前,世界环保联盟建议全面禁止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推广使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ClO2.①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②冷却至11.0℃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③易溶于水,④见光易分解,⑤易与碱反应,⑥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氯气.
(1)以上关于ClO2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①②③(填序号).
(2)目前欧洲一些国家采用氯酸钠(NaClO3)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O2(Kestiog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4HCl═2ClO2+Cl2↑+2H2O+2NaCl;我国最近研究成功用氯气和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取Cl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3=2ClO2+2NaCl,此法与Kestiog法相比,其优点是反应后没有Cl2生成,便于分离,不污染环境.
(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用潮湿的KClO3与草酸在60℃时反应制取ClO2获得成功.在装置中,A为ClO2的发生装置,B为ClO2收集装置,C为尾气吸收装置.请分析回答:
①为了收集到液态ClO2,对装置B应采取的措施是装置A需要加热到60℃以上,装置B需要避光.
②为较好地防止ClO2泄漏,C的烧杯中应盛放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或碱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按要求填空:
(1)2个氢原子2H;(2)氦气He;
(3)2个镁离子2Mg2+;(4)碳酸钠中的阴离子CO3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请利用如图给定的仪器组装成一套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实验装置(每种仪器只允许使用一次),用排水法测量化学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回答问题:
(1)假设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则各导管连接的先后顺序为a、d、c、b(填字母);书写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H2SO4=MgSO4+H2↑.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①待仪器A中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后,立即将其投入试管A中.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旋开仪器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再关闭活塞.上述几步操作中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④①.
(3)分析下列其中一实验步骤出现的状况(其他操作均正确),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偏低的是ABD(填字母).
A.装置的气密性不够好        
B.装置A的试管中剩余部分产生的氢气
C.若试管A尚未冷却至室温就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
D.若未擦净镁条表面氧化膜就进行实验
(4)假设在0℃、l01kPa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将质量为M克的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收集并测量产生氢气体积为V毫升,计算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frac{2M}{8.99V×1{0}^{-5}}$(填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③⑤⑥,那么他还需要使用如图仪器中的⑧⑨(填序号);
(2)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CO2,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火焰熄灭说明已集满.
(3)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我们获得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名称是钠B.该元素的离子Na+结构示意图为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D.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A、B、C、D、E、F、G、H表示的是8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C、D、E均由两种元素组成;F、G、H均由三种元素组成.
(1)因体A跟液体B反应能放出大量热,生成物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或用于建筑材料等,则A的化学式为CaO.
(2)固体C中加入液体D,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过滤只得到液体B和固体C,C的化学式为MnO2
(3)E溶液分别与F、G、H溶液反应均可生成B,F和H的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E跟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传式为NaOH+HCl=NaCl+H2O;F和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0H)2=CaCO3↓+2NaOH.
(4)E和H的溶液混合到不再产生气体时,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为无色.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是NaCl,NaCl、HCl(写出所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②的名称:①试管,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可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装满氧气的集气瓶瓶口应向上(填“向上”或“向下”)放在桌面上.
①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符号表达式: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到的作用.
②用排水法集气时,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当集满氧气时,先把导管从水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装满氧气的集气瓶瓶口应向上(填“向上”或“向下”)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可用装置B制取多种气体.
①若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不用Na2CO3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的原因是反应速率过快,气体不易收集.
②在加热KClO3和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O2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未加二氧化锰.
(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B(填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