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
D.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
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
(2)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用 来检验a中产生的气体。
(3)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4)云南水资源丰富,但分配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来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作用主要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课堂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面是某实验小组的几位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 反应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25.0ml | 15.0ml | 7.0ml |
(2)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
(3)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式 ;
(4)实际实验时测得氧气含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 、 ;
(5)若用硫磺代替装置中的红磷,能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吗?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江阴市九年级上学期10月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请从“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①可用于炼钢的气体是 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_
③霓虹灯内充的的气体是 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 __
(2)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能使带火星小木条复燃的气体_
②松脆的饼干在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_______
③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④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江阴市九年级上学期10月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托盘天平称取10.3g食盐,如果指针向左偏,应采取的措施是
A.移动游码 B.加适量砝码 C.减少药品 D.增加药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西省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实验室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氧气。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上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
① ② ③ 。
(2)用上图中的装置A来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填A.b或c) 。
(3)利用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棉花团的作用 ;试管口要在结束实验时要先 ,后 ,其目的 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
(4)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反应式 。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西省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说明氧气能 ;氮气的可以作保护气是因为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有色光,因此可用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西省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结晶 B.检查气密性 C.滴管用后不洗涤 D.塞紧橡皮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实验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请回答
(1)红磷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此同学发现自己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偏低,你认为造成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