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①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蒸发溶剂、加入溶质的方法;
(3)据溶解度曲线及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分析解答;
(4)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放热,烧杯中出现浑浊,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解答 解:(1)观察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的是A,P点是t1℃时B和C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即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由于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将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降温、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但温度不变,故可采取加入溶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B析出晶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C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frac{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可知: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而t1℃时B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大于t1℃时B的溶解度,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 是:A<C<B;
(4)由于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烧杯内出现浑浊,说明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故答案为:(1)A;t1℃时BC的溶解度相等;
(2)加入B(或恒温蒸发溶剂);
(3)A<C<B;
(4)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 B. | 发展燃煤发电 | ||
C. | 研究发展新能源汽车 | D. | 禁止焚烧桔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化合反应 | B. | 分解反应 | ||
C. | 置换反应 | D. | 不属于上述三种反应类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④ | B. | ①②③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