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A、B、C、D、E是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B、E为黑色固体,C是一种约占空气总体积21%的气体,A、D为液体。据此判断:
(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_____ 。
(2)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_____,B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物质,其中甲为黑色固体。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甲的化学式为____,
(2)写出丙→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图示的所有转化的反应中,一定不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反应。(选填“化合”、“分解”、“置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3个氮分子____;镁离子____;2个氢原子____;硅元素____;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下列化学符号中都含有数字“2”,但表示的意义不同,请回答。其中: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 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_________;表示一个分子所含原子个数的是_______。
①2N ②2Cl- ③CO2 ④Fe2+ ⑤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均正确的是( )
A.Ca+2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B.氯化亚铁的化学式为FeCl2
C.H2中的“2”表示两个氢原子
D.中的“2” 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图中四个实验分别用到水。
A水的电解
B排水法收集气体
C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D铁丝在氧中燃烧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当电源接通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______。
(2)实验B集气瓶中装满水的目的_______。
(3)实验C中同学们做了①试管和②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②试管中固体可溶,①试管中固体几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___。同学们又补充了③试管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
(4)实验D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5月9日,我国发布了四种人造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5号镆元素的“镆”取自古代剑名“镆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镆属于非金属元
B. 镆原子中的质子数为288
C. 镆原子中的中子数为173
D. 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B. 选用红磷是因为它消耗氧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压强减小
C.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D.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硅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g
B. 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第二高的元素
C. 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D. 硅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碳元素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化学课上,老师带来一瓶未知溶液A。
(提出问题1)A是哪一类物质?
(实验探究1)进行如下实验:
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1)____,说明A是一种酸。
(提出问题2)A是哪一种酸?
老师要求甲、乙同学利用反应后的溶液B分别展开探究。
(猜想假设)甲同学:A是稀硫酸;乙同学:A是稀盐酸。
(实验探究2)
(评价交流)(2)____(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得出正确结论,另一位同学的结论错误原因是(3)_____。
(实验探究3)将实验1实验3反应后的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4)____,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5)_____。
(归纳总结)通过实验可以得出:选择试剂鉴别溶液中的待测离子时,如果待测溶液中含有干扰离子,则应在鉴别前,另选试剂将干扰离子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