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 | 乙醇 | |
溶质 | 氢氧化钠 | 碳酸钠 |
溶解性 | 易溶 | 难溶 |
分析 (1)根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操作,溶解时用玻璃棒作用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进行分析;
(2)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会与氯化氢反应,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碳酸钠难溶于乙醇进行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4)根据小明的实验只是说明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还应该验证二氧化碳和乙醇的反应进行分析;
(5)根据乙溶液中有水,碳酸钠会溶于水进行分析.
解答 解:(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要量筒和胶头滴管,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
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所以判断甲、乙溶液形成的现象是甲烧杯底部有固体,乙烧杯底部没有固体;
(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 ↑,碳酸氢钠会与氯化氢反应,所以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氯化氢,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碳酸钠难溶于乙醇,所以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浑浊;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4)小明的实验只是说明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还应该验证二氧化碳和乙醇的反应,所以补充的实验是将二氧化碳通入乙醇溶液,观察现象;
(5)乙溶液中有水,碳酸钠会溶于水,所以C中可能无明显现象发生,原因可能是不饱和的乙醇溶液含有较多的水,碳酸钠溶于水中,故没有明显现象.
故答案为:(1)量筒和胶头滴管,加速溶解;甲烧杯底部有固体,乙烧杯底部没有固体;
(2)2HCl+CaCO3=CaCl2+H2O+CO2 ↑,除去氯化氢,溶液变浑浊;
(3)2NaOH+CO2=Na2CO3+H2O;
(4)将二氧化碳通入乙醇溶液,观察现象;
(5)不饱和的乙醇溶液含有较多的水,碳酸钠溶于水中,故没有明显现象.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所给的提示进行解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为节约成本,车身材料不使用防腐性能好的镀锌板,而是采用价格便宜的普通钢板 | |
B. | 生锈的铁制品不及时处理可以导致其全部锈蚀 | |
C. | 把铱掺到黄金当中制成的首饰仍标注为纯金饰品 | |
D. | 微生物污染和添加剂超标的糕点、饼干类产品可以继续销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硫酸浓度(%) | 15 | 20 | 25 | 30 | 35 |
气体体积(mL) | 35 | 47 | 55 | 51 | 42 |
试管编号 | A | B | C | D | E |
温度(℃) | 40 | 50 | 60 | 70 | 80 |
现象和比较 | 有少量气泡 | 气泡比A号试管多 | 气泡明显比B号试管多 | 大量气泡产生,与常温盐酸反应相似 | 反应剧烈,迅速产生较多气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伤口消毒时常看到有气泡产生,是因为H2O2分解产生了O2 | |
B. |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间隙大 | |
C. | 灭火时将水喷成细雾状,主要目的是隔离氧气 | |
D. | 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柴架空,主要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RO | B. | R(OH)3 | C. | RSO4 | D. | R(N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