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用化学符号表示:氧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是H2O2; ${\;}_{16}^{34}$S2-微粒中核外电子数是18.

分析 含氧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是过氧化氢;根据离子形成的原因来分析.

解答 解:含氧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是过氧化氢,据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氢为+1价,氧为-1价,故填H2O2
硫是16号元素,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而硫离子是由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故有18个电子,故填:18.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李同学在实验室里分别配制了质量分数均为10%的MgCl2、H2SO4、KNO3和NaOH四种溶液,但却忘记及时在试剂瓶的标签上注明所配制的溶液,只好向化学课代表王同学求助.王同学思考片刻,先在试剂瓶的标签上分别标注“A、B、C、D”以示区别,随后并没有用其他试剂,就把它们一一鉴别开来了.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各取溶液少许两两混合,根据现象不同分成两组;
②取一组混合液,不断滴入另一组的一种未知溶液,根据现象的不同可鉴别出A和B两种溶液;
③再取已鉴别出的A溶液2mL,滴入5滴未知C溶液,再加入D溶液4mL,在这个过程中无气泡、沉淀混浊或颜色变化等明显实验现象;
综合以上实验可知:A是稀硫酸、B是硝酸钾、C是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将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义填在横线上.
①H2O表示每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②2Cu表示2个铜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仪器时,发现了一个盛有黑色固体的烧杯.在请教老师后,同学们得知烧杯中的固体是加热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反应完全),从中可以回收得到二氧化锰.实验小组的同学将黑色固体取出,并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实验室中可以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KClO3)固体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
②氯化钾溶于水,其水溶液呈无色;锰酸钾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绿色.一探究黑色固体是哪个化学反应的剩余物.
【猜想】猜想一:H2O2制取氧气;猜想二:KClO3制取氧气;猜想三: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猜想一不成立,理由是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进行实验】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另一个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溶解,振荡,过滤后得到黑色滤渣和无色滤液.
【得出结论】猜想二成立,理由是锰酸钾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绿色.
二.探究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中的作用.
【猜想】猜想一:是反应物;      猜想二:是催化剂.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用托盘天平称量12.25g氯酸钾在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上的火星变亮.
2、取与操作1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2.5g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后在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产生大量气体,木条复燃.
3、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中的剩余物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并将全部滤渣洗涤、干燥、用托盘天平称量.称量固体的质量是2.5g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反思与交流】
1)小贝同学提出,前面的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起到了催化作用,因为没有证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2)经过讨论,大家设计了一个补充实验,证明了猜想二成立,请你写出实验操作取实验操作3称量后的固体与一定质量的氯酸钾,混合均匀后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3)小芳同学提出,实验记录中有一个数据不合理,它是1中“木条上的火星变亮”,理由是氯酸钾的分解温度高于氯酸钾的熔化温度,所以当氯酸钾受热分解时,其已经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盐酸中含少量FeCl3,测知该盐酸中H+和Cl-的个数比为88:97,则其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  )
A.1:97B.2:97C.3:97D.4:9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B.酿制美酒--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C.空气液化--分子间间隔改变D.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发生装置是B(填编号,下同),收集装置是E.二氧化碳气体验满的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就证明满了.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A,收集装置是C或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氨气易溶于水,易与浓硫酸反应,不与碱石灰(干燥剂)反应.氨气还具有还原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同时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frac{\underline{\;\;△\;\;}}{\;}$N2+3Cu+3H2O
某化学小组为验证氨气的组成,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已知:该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65.60g、132.47g,实验中所用试剂均足量.
实验步骤:
I.打开K1,关闭K2,通入氨气一段时间后,关闭K1,打开K2.(注:K1接个气球)
Ⅱ.点燃酒精灯加热,待黑色固体部分变为红色后,停止加热.

I.打开K1,关闭K2,通人氨气一段时间后,关闭K1,打开K2.(注:K1接个气球)
Ⅱ.点燃酒精灯加热,待黑色固体部分变为红色后,停止加热.
Ⅲ.继续通氨气至玻璃管冷却.
Ⅳ.记录量气管读数为V mL.
V.称量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65.36g、132.74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制取氨气,则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2)步骤Ⅳ读数时,应注意视线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3)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0.27g.
(4)实验过程中通入氨气的作用各不相同.步骤Ⅰ是排净装置内的空气;步骤Ⅱ是还原氧化铜;步骤Ⅲ是将生成的氮气排入量气管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按正确的实验操作完成下列空格:
①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
②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检验可燃性气体的纯度,再点燃;
③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④组装好实验仪器,在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氧气的验满方法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集满;
⑥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保持水平(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