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以表彰她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她发现的一种药物--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化学式是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是一种氧化物
B.青蒿素中含42个原子
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90:11:40

分析 A.根据氧化物的特点考虑;
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解答 解: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故错误;
B.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式的意义,会运用意义解决具体问题,本题比较简单.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应加强训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下列是实验室制取并验证气体性质的实验活动.

(1)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图A中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实验室用图A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中固体药品的名称是石灰石.补充收集装置,使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正确;
(3)用如图B实验继续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观察到的现象是湿润的石蕊纱布条变红,干燥的石蕊纱布条不变色,根据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现用“活性炭、汞、氧气、干冰”四种物质,按要求用化学式填空:
(1)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O2.(2)可用于冰箱除臭剂的是C.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CO2.(4)医用体温计里的物质通常是H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燃烧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化学反应.如图是用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1)通过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①燃烧、而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的现象,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2)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3)下列操作能使水中的白磷②燃烧的操作是bd.
a.把热水加热至沸腾             
b.用玻璃管在水下对着白磷吹空气
c.用玻璃管在水下对着白磷吹氮气 
d.用玻璃管在水下对着白磷吹氧气
(4)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甲酸钠(C7H5O2Na)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请计算:
(1)C7H5O2Na的化学式量是144;
(2)C7H5O2Na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按要求书写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①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甲烷+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水(合理即可)
②有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合理即可)
③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碳酸→水+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1)反应物属于化合物(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2)该反应属于分解(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D(选填A、B、C、D),你推断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4)若参加上述反应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写出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一饱和硝酸钾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剂的质量一定不变B.溶质的质量不变
C.可降低温度或蒸发水分D.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基本途径.下面通过实验来探究金属铜的化学性质.请你参与:观察与问题:将一小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铜片表面变黑.
假设与预测:
假设1:铜片加热变黑,是因为火焰的黑烟附着在铜片上;
假设2:铜片加热变黑,是因为铜片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与事实:
实验1:用洁净的干布擦一擦铜片上的黑色物质,黑色物质不易被擦去;将铜片放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片刻,铜片也变黑.
实验2:将铜片放入小试管中并塞上橡皮塞,再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直至铜片变黑.再将火焰移至铜片的另一端加热片刻,铜片不再变黑.
解释与结论:
实验1证实,假设1不成立(“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2证实,假设2成立(“成立”或“不成立”).
表达与交流:铜片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铜+氧气$\stackrel{加热}{→}$氧化铜.
拓展与迁移:如果用真空泵抽去装有铜片的试管内的空气,或用氮气充满装有铜片的试管,然后加热,铜片不会(“会”或“不会”)变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