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制氧气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B. 点燃甲烷前,要先检验其纯度,而后才能点燃
C. CO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停止通CO,后熄灭酒精灯
D. 做气体制备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制取和收集气体,分析并填空: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择 ,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可选择 (填相应装置的字母)。
(3)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 (填a或b)通入。
(4)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O2的反应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2019届上学期九年级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钴是具有光泽的钢灰色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也很稳定。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钴元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C. 钴原子的质子数是 27
D. 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8.9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量取液体 C. 滴加液体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研究小组对蜡烛(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设计图1所示实验,靠近三通管______(填“上口”或“下口”)的火柴先熄灭,理由是______。
(2)某同学用大烧杯将高低不同的两支燃烧的蜡烛罩住(如图2),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
(提出问题)导致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
假设1: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大导致其先熄灭;
假设2: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氧气浓度过低导致其先熄灭。
(设计实验)
甲同学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点燃蜡烛,用大烧杯罩住。一段时间后,发现贴在烧杯内上部的滤纸先褪色(提示:能使蘸有酚酞和石灰水的滤纸条褪色),说明此时高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低蜡烛附近的浓度______(填“高”或“低”)。
(3)为进一步验证假设1,乙同学收集一瓶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封,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1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4)丙同学使用传感器测得密闭装置内蜡烛从燃烧到熄灭后的过程中(80s时蜡烛熄灭),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3,根据曲线可得出蜡烛燃烧的条件是______。
(5)综合已有知识和上述实验分析,乙同学实验中,蜡烛完全熄灭后瓶内含有的气体为二氧化碳、______、______和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溶解黄金后得到一种物质:HAuCl4(四氯合金酸)其中金元素(Au)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3 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钙是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之一,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以羟基磷酸钙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下列对羟基磷酸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羟基磷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
B. 羟基磷酸钙的一个分子中含有44个原子
C. 羟基磷酸钙由四种元素组成
D. 羟基磷酸钙中钙、氧元素质量比为10: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装置是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缓慢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B.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C. 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水面上方容积1/5的可能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
D. 本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碳来代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县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划,只有纯铜片上有划痕
D. 往5%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有大量氧气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