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
B.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C.升高温度可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确保生命安全,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 厨房内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CO)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 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立即停止前进,退出山洞
D.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浇水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了以下物质:① 氧气、②木炭、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⑤甲烷、⑥氢气,请按题意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是______; (2)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__。
(3)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 ;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5) 能使人中毒的是 ____ ; (6)冶金工业中,常用做还原剂的固体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第15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于2013年11月18日至22日在漳州东南花都举行。参展的一些花卉苗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肥料。现有足量的盐酸与200kg碳酸钙反应,能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
是 ;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
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逻辑推理正确的是
A.大多数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D.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守恒,所以10 g碳与10 g氧气反应生成20 g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人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
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你认为可能与 有关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 | 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 | 甲同学猜想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 |
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 |
(2)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他在a、b、c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10%、20%的NaOH1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透过率)为100%]。请你观察右图回答问题。①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推测5%的NaOH溶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褪为无色的时间约为( )
A.小于30s B.30-90s C.90-140s D.140-180s E.180-280s F.大于28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在t1℃时,100 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