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选择药品)
(1)同学们想采用燃烧的方法除去氧气,选择的药品应满足: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同时还要满足_____。
(2)经讨论后同学们选择了红磷做为可燃物。红磷发生燃烧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
(3)同学们还一致认为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原因是_____。
(进行实验)
同学们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以下是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点燃红磷前,弹簧夹要夹紧橡胶导管
C 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D 待红磷燃烧的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现象与结论)
若所有操作均正确打开弹簧夹后,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由此他们得出的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是_____。
(改进实验)
同学们又设计了图2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2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红磷放入试管中,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2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同学们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红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先夹紧弹簧夹,再用酒精灯加热红磷,待燃烧结束,并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前沿停在约_____(填数字)mL刻度处。
(2)与图1的实验装置相比较,图2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____。
【答案】不生成气体 铁丝在空气中无法燃烧 ABC 水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内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4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解析】
[选择药品]
(1)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不能生成气体;
(2)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为:;
(3)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所以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进行实验]
A 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漏气时,氧气耗尽,空气及时补充,达不到实验的目的,故正确;
B 点燃红磷前,弹簧夹要夹紧橡胶导管,正确;
C 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若缓慢伸入,会使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排出一部分,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故正确;
D火焰熄灭后不能立即打开弹簧夹,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故错误;
故选:ABC。
[现象与结论]
若所有操作均正确打开弹簧夹后,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水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内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由此他们得出的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改进实验]
(1)若先夹紧弹簧夹,再用酒精灯加热红磷,待燃烧结束,并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只是消耗了20mL空气中的氧气,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计算出被消耗氧气的体积为4mL,故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前沿停在约4mL刻度处;
(2)图2的设计操作与图1比较,气密性更好,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它可以防止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散逸到空气中,再就是装置的刻度更清楚,读数更容易。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丙是单质; 一定条件下,甲分解生成乙和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乙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保持甲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____________(填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三套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实验的反应原理相似,反应条件也相似,均需在___条件下进行.实验现象也有共同之处,即:___.
(2)甲试管口部向下倾斜,其原因是___.乙、丙均需将导管尾部插入澄清石灰水中,目的是证明有____生成.为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环境,在装置乙中a处应连接____或___装置.
(3)从操作步骤看,甲、乙实验都有下列操作:a.通气体,b.停止通气体,c.点燃酒精灯,d.撤去酒精灯.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都是(填序号)___.
(4)顺序写出还原氧化铜的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___,乙:___,丙:___.上述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写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镓元素在元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金属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氮化镓(GaN)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R的化学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棉花团由白色变成_____色,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上述现象主要说明分子具有的一条基本性质是_____。
(2)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有A、B两种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原理回答下列问题(所选装置图用其代号字母表示)。
(1)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采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制取过程中,发现该反应速率较快,为了得到稳定的气流,可对该装置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试管口应放__________________,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可采用的装置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不利用碳燃烧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哪些反应可在B发生装置中进行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来制取氨气
②氢气还原氧化铜
③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④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该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前后化合价可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实验的正确做法应该是_____;
(2)指出 B 实验的错误之处_____;
(3)C 实验操作的名称是_____;
(4)D 实验的错误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他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 ;B ;C .
(2)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量取,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
(3)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 (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4)由实验和查阅资料可知,人们在施用铵态氮肥时,若遇到碱性物质,会使铵态氮肥转化为氨气,氨气进入大气后与雨水作用,可能形成“碱雨”.“碱雨”中碱的化学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