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2 加入2mLNaOH浓溶液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3 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4 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再充满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5 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CO2+2NaOH═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1的目的是检验只用氧气是否会使镁条变黑
(3)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氧气、氮气.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2、5(填编号)
(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水、二氧化碳、氧气.
【反思与评价】
(6)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反应
(7)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分析 (1)根据题意,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检验吸水性,能除去水蒸气,进行分析解答.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可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解答.
(5)由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进行下列5个实验,进行分析解答.
(6)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解答.
(7)根据碳酸盐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故要除去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2)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除去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实验1的目的是检验只用氧气是否会使镁条变黑.
(3)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检验吸水性,能除去水蒸气,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氧气、氮气.
(4)证明“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依据的两个实验是2、5,加入2mLNaOH浓溶液,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说明氧气、水蒸气不是镁条变黑的条件;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说明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
(5)由上述分析,结合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再充满CO2,能除去氧气,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说明镁条只与与二氧化碳、水接触不会变黑;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水、二氧化碳、氧气.
(6)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反应.
(7)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可选用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若产生气泡,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碳酸盐.
故答案为:(1)CO2+2NaOH═Na2CO3+H2O;(2)检验只用氧气是否会使镁条变黑;(3)氧气、氮气;(4)2、5;(5)水、二氧化碳、氧气;(6)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反应;(7)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点评 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熟练掌握碱的化学性质、碳酸盐的检验方法、常见气体的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B.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2中的HCl
D.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先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
D.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t1℃时,烧杯A中装有R物质的饱和溶液,进行某些操作后,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1)以上四种溶液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B(填字母序号).
(2)R和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别如图2所示,则R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b(填“a”或“b”).
(3)现有某温度下N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保持其溶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将其转化成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降低温度.
(4)现有同时含R、N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从该溶液中提取纯净的R物质,具体的操作是升高温度、结晶、过滤、热水洗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质量是0.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某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得知:实验室用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反应的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在实验室中该同学把一定量的CaC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Na2CO3
【设计并实验】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这滴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二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猜想三成立
写出实验二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拓展延伸】
 ①若向Cu(NO32溶液中加少量CaC2,充分反应,产生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出现蓝色沉淀.
 ②实验室保存电石应注意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纯净物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CH20B.C2H4C.CH4OD.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有许多实验都用到盐酸. 
(1)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白雾产生.
(2)用盐酸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HCl+NaOH=NaCl+H2O;
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的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BD(填序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另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锌片,产生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还含有少量氯化钾和硫酸钾.现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并用实验检验其中的 CO32-、SO42-、和 Cl
(1)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取样品,②溶解沉降,③过滤,④蒸发,⑤冷却结晶.
(2)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B(填选项的标号).
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
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
(3)在进行②、③、④操作时,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②加快溶解;③引流;④使液体受热均匀.
(4)将制得的少量晶体放入试管,加热蒸馏水溶解并把溶液分成两份,分装在2支试管里.
①在第一支试管里加入稀盐酸,可观察有气泡生成,证明溶液中有CO32-离子.
②在第二支试管里加入足量盐酸后,再加入BaCl2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有SO42-离子.
③取第二支试管反应后的滤液加入足量稀硝酸后,再加入 AgNO3 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否(填“是”或“否”)能证明草木灰中含有Cl-离子,理由是氯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了氯化钾,即使草木灰中不含有氯离子,也能够产生氯化银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