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石灰石样品12.5g,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改变,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8.1g(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高温 
.
 
CaO+CO2↑ ),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
 
g;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钙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2.5g-8.1g=4.4g,
故填:4.4.
(2)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高温 
.
 
CaO+CO2↑,
 100           44
  x            4.4g
100
x
=
44
4.4g

x=10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g
12.5g
×100%=80%,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指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放置一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
ABCD
滤纸上的指示剂酚酞试液酚酞试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
烧杯中的溶液浓硫酸浓盐酸浓硫酸浓盐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可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现有重1g的铁钉,其中含有的铁原子个数大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三道考题:①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②CO2的制取和收集;③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考试的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某同学抽签后完成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2)该同学操作有误的是
 
(填序号).
(3)在第一步操作中,当观察到
 
(填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4)该同学抽到的是第
 
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为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小畅同学: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将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于是得出结论:该实验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
小徐同学: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种不同颜色的火焰区,如图甲所示,在焰心上端可看见一个黑色锥形火焰区(A区),它的上面是另外一个火焰区(B区),可观察到图中的B区火焰呈
 
色.
小婷同学:查阅资料得知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外焰、内焰、
 
三层.
小芳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三层火焰温度的高低,小芳同学按图乙所示,将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变黑.因此她认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小明同学:在小徐同学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同学将玻璃管的一端分别放在A、B两区,发现从A区中能引出可被点燃的白烟,从B区中能引出黑烟.
(1)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黑烟的主要成分是
 

(2)若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引出白烟的玻璃管,会发现玻璃管另一端很难点燃,原因可能是
 

小李同学:在小芳和小明两名同学实验的基础上,小李同学为了探究黑烟和白烟产生的原因以及蜡烛的火焰温度高低不同的原因,他查阅了相关资料:①蜡烛燃烧的过程其实是石蜡蒸气的燃烧,此过程存在“石蜡固体→石蜡液体→石蜡蒸气”的变化过程;②燃烧需要氧气,若石蜡与氧气接触充分,则发生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若石蜡与氧气接触不充分,则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少,且会生成炭黑(也会生成一氧化碳).由此,他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解释:
①外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石蜡蒸气
 

②在B区能引出黑烟的原因是石蜡蒸气
 

③在A区能引出白烟的原因是石蜡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氢能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技术在我国已研制成功,以乙醇(C2H6O)为燃料汽车已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淮安市也有部分汽车改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作燃料.
(1)乙醇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目前氢能没有大规模投入使用,其主要原因有
 
(例举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装置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常用气体制备和收集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 A、D组合能制取氧气吗
 
?为什么
 

(2)将B、C组合可制备一种气体,请写出制备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用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若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各变化的化学方程式.(说明:整卷中化学方程式不能重复)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小组用甲物质进行图2中的实验操作,请结合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则回答:

(1)在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其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2)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3)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