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把银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银片表面覆盖一红色物质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在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

D.棉纱线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 第2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铝片 B. 钢材 C. 白酒 D. 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成都外国语学校自主招生化学试卷(直升卷) 题型:单选题

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能有铜生成

B.所得溶液中一定没有Cu2+、Ag+

C.一定有银生成

D.所得溶液中一定有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年成都外国语学校自主招生化学试卷(直升卷) 题型:单选题

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

X

Y

Z

W

盐酸

Z的硝酸盐

W的硝酸盐

A.X>W>Y>Z B.X>Y>W>Z C.W>X>Y>Z D.Y>W>Z>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年成都外国语学校自主招生化学试卷(直升卷) 题型:单选题

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 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 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D. 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 专题2.4 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第1课时)(练) 题型:单选题

我国早期的化学著作《化学鉴原》(1871年)中把一种元素翻译为“矽(xi)”。该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占第二位,现在这种“矽”元素的名称为

A.硅 B.硒 C.锡 D.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 专题2.4 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第1课时)(练) 题型:填空题

写出下列物质的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

碳___;镁____;氮___;Al___;Ca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学习要善于归纳和总结。以下完全正确的是

A对化学史的认识

B日常生活

①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②卢瑟福传承和发展了原子结构学说

①铁锅烧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铁元素

②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可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元素之最

D对微粒的认识

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

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铁元素

①所有气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②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电解水可以制得所需的氢气和氧气

(1)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上述步骤②的微观过程为氧原子重组成氧分子,氢原子重组成氢分子,则步骤①的微观过程______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