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日常生活中,与肥皂水作用容易起泡沫的是(  )
A.岷江水B.矿泉水
C.煮沸的水D.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盐的水

分析 根据检验硬水和软水一般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进行分析.

解答 解:煮沸可以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硬水与肥皂水作用不易起泡沫,软水与肥皂水作用易起泡沫;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正确掌握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对图中所示各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一氧化碳的反应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B.向下迅速压活塞,乙醚棉球燃烧,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手影的形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硫酸锌溶液可以作木材防腐剂.工业上常用红锌矿(主要含ZnO)和18~25%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化学反应方程式:H2SO4+ZnO═ZnSO4+H2O.取50kg某红锌矿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最后得到80.5kg硫酸锌,则红锌矿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假设红锌矿中的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甲、乙同学利用如下装置验证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装置A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写出装置A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②使A中反应暂停的操作是关闭K1
③甲同学打开装置B中分液漏斗活塞,将8mL室温时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滴入B中,然后关闭漏斗活塞,打开K2(填K1或K2),观察到C中液体倒流至B中.甲同学得出结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足以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还应利用上述装置补充一个对比实验.请完成以下表格:(步骤同上,略)
分液漏斗内液体现象结论
甲同学:室温时8mL氢氧化钠饱和溶液.量筒中液体倒流入B中,且量筒内液面下降至10ml刻度处.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乙同学:室温时8mL水.
量筒中液体倒流入B中,且量筒内液面下降至>10ml刻度处.(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酸雨的形成”的趣味实验.
【查阅资料】甲基橙,化学式 C14H14NaSO3Na.1份溶于500份水中,稍溶于水而呈黄色,易溶于热水,溶液呈金黄色,几乎不溶于乙醇.主要用做酸碱滴定指示剂,也可用于印染纺织品.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3.1时变红,3.1-4.4时呈橙色,pH>4.4时变黄.
【实验用品】三颈瓶、烧杯、漏斗、酒精灯、燃烧匙、单孔橡皮塞、止水夹、注射器、乒乓球、氧气、硫磺、甲基橙、蒸馏水、大理石、新鲜芹菜叶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取少量硫磺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装有氧气的三颈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2)打开止水夹2,待注射器的活塞逐渐向左运动时,来回推拉活塞2-3次,再关闭止水夹2.
(3)打开止水夹1,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吸在漏斗口.
(4)将一小块大理石放入三颈瓶液体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硫磺在三颈瓶中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反应方程式为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2)滴有甲基橙的蒸馏水的颜色变化为由黄色变成橙色或红色.
(3)实验步骤3中乒乓球不能(填“能”或“不能”)被吸在漏斗口.
(4)注射器内的新鲜芹菜叶片褪绿,变成黄白色.
【交流讨论】
(1)此实验不用石蕊试液而用甲基橙,是因为考虑到:甲基橙的pH变色范围比石蕊试液小.
(2)酸雨有很大的危害,如腐蚀大理石等.请你提出一种防治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水是生命之源.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吸附水中的杂质.
(2)电解水实验如右图所示,a处生成的气体是O2(氧气).
(3)配制 5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葡萄糖溶液,主要步骤有称量、量取、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关于催化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B.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催化剂
C.在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D.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会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图③中仪器a的名称是坩埚钳.
(2)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图②加热木炭的目的是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
(3)图②中熄灭酒精灯的操作是在酒精灯火焰的上方盖上灯帽.
(4)图④在整个实验设计中的意图是检查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主要目的可将实验分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含量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D与A(填“A”或“B”或“C”)归为一类,依据是D实验和A实验的主要目的都是探究物质的性质.
AB
CD
(2)我们已经学习过金属活动性的知识,知道金属活动性相对较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相对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此规律判断,Zn和Fe(NO32溶液能(填“能”或“不能”)反应,对于非金属,也有类似的规律,已知氯气(Cl2)的非金属活动性强于碘(I2),请写出氯气和碘化钾(KI)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KI=2KCl+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