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A(填字母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2KCl+3O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或F,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共热来制取氨气(NH4),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E.
(4)该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b(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Ⅰ、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中的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分析 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因此需要加热;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Ⅰ、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中的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解答 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A;2KClO3$\frac{\underline{\;\;△\;\;}}{\;}$2KCl+3O2↑;
(3)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因此需要加热;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E或F;AE;
(4)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Ⅰ、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中的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故答案为:b;紫色石蕊试液;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5g,水95g.
(2)若在称量时,不小心把砝码和药品放反了,且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2.5.
(3)在使用量筒量取水时,若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最后配制溶液的浓度将偏大(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4)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搅拌、加速氯化钠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利用海水(含氯化钠、氯化镁)处理含二氧化硫废气的方法如下:
Ⅰ.海水处理流程:

(1)写出生成Mg(OH)2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MgCl2+Ca(OH)2═Mg(OH)2↓+CaCl2
(2)经操作a得到的Mg(OH)2沉淀需要洗净,为证明是否洗净,可取洗涤液少量,向其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A C(填序号),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A. Na2CO3溶液          B.石灰水           C. 硝酸银溶液
(3)如果加入的石灰水适量,向溶液A中滴加X溶液后过滤,可得氯化钠溶液,则X的化学式为Na2CO3;若加入的石灰水过量,向溶液A中滴加X溶液也过量,加入后过滤,再加入稀盐酸(写物质的名称)可得氯化钠溶液.
Ⅱ.处理二氧化硫流程:

(4)上图中最终得到“NaCl”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5)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已知A、E为黑色固体,F为红色固体,B、C、D常温下为气体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C;BO2;CCODCO2;ECuO;FCu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2C+O2$\frac{\underline{\;点燃\;}}{\;}$2CO;②CO+CuO$\frac{\underline{\;\;△\;\;}}{\;}$Cu+CO2;③2Cu+O2$\frac{\underline{\;\;△\;\;}}{\;}$2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把甲、乙、丙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变化;把乙加入甲的硫酸盐溶液中,乙表面析出甲.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乙>甲>丙B.甲>乙>丙C.丙>乙>甲D.甲>丙>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同学认真分析“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图后,产生了下列想法,其中一定错误的是(  )
A.动植物呼吸和燃料燃烧过程中都发生了有氧气参与的化学变化
B.森林里空气的氧含量高于沙漠中的空气
C.教室中的某个氧原子有可能来自上世纪的欧洲田园
D.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证明一个集气瓶里盛的是氧气还是空气的简便方法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B.用细铁丝能否燃烧来检验
C.用镁条燃烧来检验D.用红磷燃烧来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2015年1-11月,合肥PM2.5浓度为62μg/m3,同比下降25%,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有248天,同比增加70天,空气质量较去年明显改善,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鼓励火力发电B.焚烧秸秆,节约能源
C.开发清洁能源D.发展露天烧烤,丰富合肥小吃文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的是 (  )
A.BaCl2 溶液B.石蕊试液C.AgNO3溶液D.酚酞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