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A-F为固体氧化物,切A为黑色粉末”,“B、D是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F、G、H为无色气体”,“F为红棕色粉末”,结合图框,则推测A为二氧化锰,B为双氧水,D为水,E为氧气,X为铁,F为氧化铁,C为甲烷或乙醇,G为二氧化碳,Y为碳,H为一氧化碳,代入检验.
解答 解:
根据“A-F为固体氧化物,切A为黑色粉末”,“B、D是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F、G、H为无色气体”,“F为红棕色粉末”,结合图框,则推测A为二氧化锰,B为双氧水,D为水,E为氧气,X为铁,F为氧化铁,C为甲烷或乙醇,G为二氧化碳,Y为碳,H为一氧化碳,代入检验.
(1)根据分析,物质C的化学式可能是CH4;
(2)根据分析,反应①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根据分析,反应③为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实际应用为炼铁.
(4)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在金属表面刷漆或在金属表面镀活泼金属等.
故答案为:
(1)CH4;(2)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3)炼铁.(4)刷漆.
点评 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借助特征性反应和物质的特征性颜色等,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根据框图结合物质的性质,推断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10 |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 21.4 | 30..3 | 39.2 | 48.98 | 58.9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洗洁精可以除去油渍--油渍在洗洁精中发生了溶解的过程 | |
B. | 新鲜的鸡蛋在石灰水中浸泡一下可以保鲜--石灰水可以补钙 | |
C. | 两块表面干净平整的铅压紧就能结合在一起--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
D. | 一滴红墨水分别滴入冷、热水中,热水变色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名称 | 俗名 | 化学式 |
A | 乙醇 | 酒精 | CH3COOH |
B | 碳酸氢钠 | 苏打 | NaHCO3 |
C | 氢氧化钙 | 熟石灰 | CaO |
D | 氢氧化钠 | 烧碱 | NaOH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 | |
B. | 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一定等于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 |
C. | 若丙为水,则甲、乙中至少有一种物质为酸或碱 | |
D. | 甲为酸,则丙、丁一定有一种物质为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出现亮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 |
B. | 向石蕊试液中滴入NaOH溶液,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 | |
C. | 将带锈的铁钉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成黄色,并有少量气泡产生 | |
D. | 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铵溶解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将两溶液混合,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