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镁条和稀盐酸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现象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且试管外壁有热感

B. 反应过程中气球彭胀,冷却至室温气球恢复原状

C. 将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可能会听到爆鸣声

D. 将药品换成生石灰和水,观察到气球膨胀。

B 【解析】 A、镁是活泼的金属,镁与稀盐酸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且试管外壁有热感,故正确; B、反应过程中有氢气生成,氢气胀大,但不会回复原状,故错误; C、氢气是易燃性气体,如氢气中混有氧气,点燃时会发出爆鸣声,故正确; D、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使试管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当温度冷却后,又恢复原状,故正确。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据如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浓盐酸有挥发性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B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 实验后B烧杯内溶液颜色为无色,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D 【解析】 根据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颜色变为无色,进行分析判断。 A、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颜色变为无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浓盐酸有挥发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颜色变为无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的酸性减弱,至恰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验证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所选药品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Mg、Cu、FeSO4溶液 B. Cu、Fe、稀硫酸、MgSO4溶液

C. Cu、FeSO4溶液、MgSO4溶液 D. Fe、MgSO4溶液、CuSO4溶液

C 【解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解答。 A、镁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而铜不能与硫酸亚铁反应,故可以验证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B、铁不能与硫酸镁溶液反应,铁能与硫酸反应,而铜不能与硫酸反应,故可以验证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铜不能与硫酸亚铁和硫酸镁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多角度认识溶液有助于指导我们的生活。

(1)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标号)

A.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变小

(2)表1是部分物质在20℃时的溶解性;表Ⅱ是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离子

OH-

Cl-

CO32-

SO42-

K+

Mg2+

.Ba2+.

温度 (℃)

0

10

20

30

40

氯化钠(g)

35

35.5

36

36.5

37

碳酸钠(g)

6

10

18

36.5

50

表1空格中应填写________;分析表Ⅱ可知,氯化钠和碳酸钠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的温度是___。

(3)简单解释“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科学原理__________。

A、C 不 30 “夏天晒盐”是因为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食盐易结晶析出.“冬天捞碱”,是因为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冬天气温低,纯碱易结晶析出 【解析】 (1)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故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正确;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才是溶液,故错误;C、溶液的浓与稀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指该溶液是否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明同学想验证FeCl3溶液显黄色是Fe3+的原因,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CaCl2溶液,仔细现察,溶液没有颜色

B. 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Ca(OH)2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C. 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 向FeCl3溶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变浅

D 【解析】 A.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CaCl2溶液,仔细现察,溶液没有颜色,说明氯离子没有颜色,故有意义,故与题意不符;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Ca(OH)2溶液,振荡后静置,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溶液中没有铁离子,溶液黄色消失,说明颜色与铁离子有关,故不符合题意;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中的氯离子与硝酸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一届“中国水周”,珍惜水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热蒸发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B. 降温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C. 参与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602

D. 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反应时水分子中的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C 【解析】 A、水受热蒸发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而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错误; B、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不会因温度降低而停止,降温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物理性质不变,故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叶绿素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602,故正确;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电解生成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为了比较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同学向盛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滴人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如图A所示),他接下来所做的对比实验应选图____(填“B”或“C”)装置,你的理由是___。 

A.在盛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B.在盛满空气的集气瓶内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  

C.在盛满空气的集气瓶内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C必须在同一体积内比较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解析】 设计实验时,要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通过实验操作得出结论,操作越简单,现象越明显,实验方案就越合理。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0.03%,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很少,实验现象基本上无明显变化,如不盖上玻璃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使与石灰水反应产生更多的浑浊,这样就没法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单选题

蜡烛燃烧的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 )

A. 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

B. 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

C. 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D. 蜡烛越烧越短

C 【解析】 试题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 题型:单选题

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g

C. 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 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和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及题中信息知,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故A正确。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B错误。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故C错误。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D错误。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