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了(  )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D.什么变化都没有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蜡烛燃烧过程中的蜡烛熔化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而蜡烛燃烧则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30-3个氧元素B.SO3-1个三氧化硫分子
C.O3-3个氧原子D.$\stackrel{+3}{Fe}$-1个铁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请根据图A-G的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选用B、D装置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E(选填序号)可用于实验室制取较为干燥的H2,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也可以控制反应的停止.若将收集装置改用图G所示医用塑料袋,则气体导入端为b(填“a”或“b”).
(4)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条件下,氨气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frac{\underline{\;\;△\;\;}}{\;}$3Cu+3H2O+N2,如下图所示,挤压鼓气球把空气鼓入盛有浓氨水的集气瓶中,使氨气进入试管,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即可达到实验目的.关于该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实验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可看到试管内有红色物质生成;
③反应结束时,先撤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以免液体倒流;
④该装置没有对尾气进行处理,会污染空气.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C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只有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取硫酸溶液900g,平均分成6份,分别加入镁粉进行六次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顺序123456
加入Mg质量(g)123456
MgSO4质量(g)51015181818
请将表中两个空格内的数据填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2)碳酸受热分解H2CO3$\frac{\underline{\;\;△\;\;}}{\;}$H2O+CO2↑;
(3)CO2与水生产碳酸CO2+H2O=H2CO3
(4)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的含量上发生了变化: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水蒸气的含量增加.无论是呼还是吸,含量最多的气体都是氮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对氧气的化学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
B.物质与氧气反应时一定发光发热,产生燃烧
C.氧气有可燃性,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D.氧气有氧化性,是一种典型的氧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这些名词“加碘盐”、“补铁酱油”、“高钙奶”,这里的碘铁钙指的是(  )
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A中水发生了物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B中试管内得到的气体为氢气,C中净化水的方法是过滤和吸附;

(2)将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过程中需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实验室的废液需经处理才能排放,为减弱含有硫酸的废液的酸性,不能选用的物质是C(填字母序号).
A.废铁钉 B.熟石灰 C.二氧化碳 D.碳酸钠
(4)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具有絮凝和杀菌消毒作用.请将下列制取铁酸钠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Fe(NO33+16NaOH+3Cl2═6NaNO3+6NaCl+2Na2FeO4+8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