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工业上电解海水(含氯化钠)可以得到多种化工产品,同时能处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流程中有两种单质

B.图中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从海水中最终得到“NaCl(产品)”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A 【解析】A、氢气和氧气是单质,故A正确; B、根据生成物为氢氧化钠溶液、氯气、氢气,海水为反应物,则化学反应式是 2NaCl+2H2O 2NaOH+Cl2↑+H2↑,不符合分解反应的定义,故B错误; C、反应物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还是+4价,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C错误; D、从海水最终得到NaCl(产品)的过程可知,每一步都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a仪器名称:____________ 。

(2)酒精灯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 。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在常温下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_(选填“正”或“倒”)放置在实验桌上。

集气瓶加热AC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B过氧化氢水+氧气正 【解析】 (1)图中标示的a仪器是集气瓶,常用作收集气体; (2)A装置中酒精灯的作用是加热;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装置;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同时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更纯净,所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择C装置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5.3化合价 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肠胃中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蛋氨酸(化学式为C4H11O2NS)就是其中的一种,蛋氨酸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蛋氨酸分子中共有________个原子.

五19 【解析】 蛋氨酸化学式为C4H11O2NS,由碳、氢、氧、氮、硫五种元素组成,每个每个蛋氨酸分子中的原子个数=4+11+2+1+1=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粤版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大家都来学化学单元测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实验探究)

问题情景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安全地进行实验是你实验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实验中涉及一系列的基本操作:取用固体药品、取用液体药品、量取液体、给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学会规范的基本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分析与结论 

取用方法

原因分析

获得结论

粉状固体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块状固体

 _________

 _________

液体药品

倾倒

 _________

 _________

量取

一斜二送三慢竖防止粉末沾在管口和管壁取用药品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一横二送三慢竖防止药品打破容器一倒二向三紧挨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保持水平;视线偏高或低,使读数不准 【解析】 取用固体粉末药品一般用药匙,为防止粉末沾在管口和管壁,注意一手斜拿试管,一手将药匙送入试管底部,然后竖起;块状固体可用镊子,为防止药品打破容器,注意一手横拿试管,一手将药品送人试管底部,然后慢慢竖起;液体药品操作要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粤版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大家都来学化学单元测试卷 题型:多选题

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BD 【解析】 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要略微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给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粤版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大家都来学化学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使人类生存条件得以极大改善的主要因素是( )

A. 火的发现和利用 B. 制得了铜器

C. 酒的酿制 D. 黑火药的发明

A 【解析】 根据燃烧发光、放热的现象回答。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反应之一,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在夜间不再处于黑暗之中,摆脱了野兽的威胁,同时人能吃熟食,摄入的营养更丰富,从而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西北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A、B、C、D、E是九年级化学上册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关系。已知A、B、E为氧化物,C、D为单质,且A与B反应、B与C反应均生成一种红色单质。请你根据图示和所给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D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与C在高温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只生成一种有毒的物质,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 O2 2CuO+C2Cu+CO2↑ CO2+C2CO 【解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即A、B、E均含有氧元素。红色的单质只有铜,A与B反应、B与C反应均生成铜,那么B一定是氧化铜,A一定是一氧化碳;C、D为单质,具有还原性的单质有氢气和碳,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是铜和水,碳还原氧化铁生成的是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是铜和二氧化碳,根据转化关系,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西北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CO2和CO相比较,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分子构成相同

C. 都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 元素的种类相同

D 【解析】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由于构成的分子不同,故性质不同。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错误; 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错误; 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但没有毒性,错误;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正确。故选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分子和原子最主要的区别是( )

A. 分子不断运动,而原子是静止的

B. 分子质量大,而原子质量小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D.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而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 【解析】 A、分子、原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故A说法不正确;B、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一个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故B说法不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是分子和原子最主要的区别,故C说法正确;D、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